隨著2025年上半年香港樓市表現亮眼,新盤市場銷情持續火熱,成為業界與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政府連續兩年透過財政預算案調整印花稅政策,成功激活市場需求,推動新盤成交量創下六年來新高。本文將從成交數據、主要發展商表現及未來展望三方面深入分析今年上半年香港新盤市場的旺盛銷情及其背後原因。
首先,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香港一手住宅成交量約達9150宗,較去年同期增加近4%,並創下自2019年以來的六年新高[1]。若以更廣泛數字衡量,包括部分報導提及逾9300宗成交,更顯示出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2][3]。這一波增長主要得益於政府在今年2月財政預算案中將百元印花稅適用範圍擴大至樓價400萬元或以下物業,有效降低了購買門檻和交易成本,使得更多買家重返市場。此外,大手客回歸也帶動了整體交投氣氛,使得成交金額雖有小幅下降,但整體交易量依然保持強勁[1]。
其次,在發展商層面,新鴻基地產(新地)無疑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大贏家,其旗下西沙「SIERRA SEA」項目自4月起推出後累計售出超過1500伙,吸金逾85億元港幣,不僅成為銷售冠軍,更創下歷史最高收票紀錄——超過4.3萬張申請票,是本港一手住宅歷史上的「票王」[2]。此外,新地其他項目如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和屯門「NOVO LAND」亦貢獻大量銷售,使其合計半年內共錄得超過2300宗成交、吸金逾173億元港幣,再次穩坐雙料冠軍寶座。同時,恒基地產與新世界發展亦積極推盤應市,其中恒基在九龍城及長沙灣兩大項目合共售出500多伙,而新世界則憑藉北角「皇都」和黃竹坑站上蓋的「滶晨」,合共賣出近700伙套現逾100億元港幣[2][3]。
第三,就未來走勢而言,上半年的強勁表現為全年樓市奠定良好基礎。儘管第二季經歷短暫回落,如4月份成交量跌至1100宗,但隨即於5月份因拆息下降及個別熱門新盤推出而迅速反彈至接近2300宗水平,可見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且具韌性[1]。6月份雖缺乏大型項目接力,但由黃竹坑滶晨獨挑大樑,一個月內仍能賣出318伙以上,有力支撐了單月總銷售達1360宗的佳績[1][3]。專家普遍認為,下半年隨著更多優質項目的陸續登場,加上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新盤銷情有望延續升勢。此外,由於北部都會區等政策利好持續推進,以及金融環境相對寬鬆,都將進一步促進置業需求釋放。
綜觀2025年上半年的香港樓市,新盤市場不僅呈現明顯復甦跡象,更因政策支持與優質供應雙重驅動而煥發生機。在政府調控措施靈活調整、大型地產商積極布局以及買家信心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的新盤表現可謂看俏。不論是從交易量、吸金能力還是購買熱度,都彰顯了香港房地產市場潛在韌性與活力。然而,也需留意全球經濟變化、利率走向等外部風險對後市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在期待下半年繼續繁榮之餘,各方亦須保持謹慎態度,以穩健策略迎接未來挑戰。
總結而言,今年上半年香港的新盤銷情旺盛,不僅刷新多項紀錄,也反映出台灣特區政府有效政策刺激與開發商靈活應對所帶來的正面效果。在這樣的大環境支持下,下半年的樓市前景依舊樂觀,有望繼續維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成為推動本地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之一。
資料來源:
[1] udn.com
[2] www.am730.com.hk
[3] paper.hket.com
[4] www.am730.com.hk
[5] www.163.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