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新發展再融資計劃遭遇挑戰:半年未果卻獲銀行支持

麗新發展債務危機?一文拆解財務困境與未來挑戰

麗新發展,一家在香港地產界舉足輕重的企業,近期卻頻頻登上財經新聞版面,原因不外乎是其面臨的債務壓力。從尋求銀行再融資受阻,到市場對其債務違約風險的擔憂,麗新發展的財務狀況無疑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本文將深入剖析麗新發展當前的財務狀況,探討其面臨的挑戰,並展望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營運表現:租金收入成亮點,難掩整體虧損

根據麗新發展2024財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集團總收入達到30.4億港元,同比上升23%,主要得益於物業銷售收入、租金收入以及酒店業務的復甦。然而,亮眼的營收表現並未能掩蓋集團整體虧損的窘境。報告期內,麗新發展錄得稅前虧損約8.8億港元(包括合聯營企業利潤,剔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化),整體表現依舊不盡人意。

在各項業務中,租金收入的上升可謂一大亮點。受益於兩幢新建寫字樓(上海麗豐天際中心及廣州麗豐國際中心)在2022年第四季的落成,麗新發展在2024財年上半年錄得租金收入6.2億港元,同比上升22%。這筆收入足以覆蓋集團約66%的利息支出,顯示出租金收入在緩解債務壓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麗新發展的投資物業隱含資本化率(=租金收入/投資物業賬面值)僅為3.6%,這意味著其投資物業的收益率相對較低,可能影響其資產價值和融資能力。

再融資困境:銀行支持不足,流動性風險浮現

近期,市場消息指出,麗新發展正積極尋求銀行支持其35億港元的再融資貸款,然而,經過長達六個月的談判,仍有近半數銀行未予支持。這無疑加劇了市場對麗新發展債務違約風險的擔憂。

據報導,參與麗新發展再融資計劃的19家銀行中,僅有9家銀行表示支持,這顯示出銀行對於麗新發展的財務狀況和未來前景存在疑慮。如果麗新發展無法在貸款到期前完成再融資,將面臨嚴重的流動性風險,甚至可能引發債務違約。

彭博分析指出,儘管新世界發展等大型地產商的債務問題也備受關注,但銀行更擔心的是規模較小的香港房地產開發商,因為它們的抗風險能力較弱,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市場憂慮:地產寒冬,債務壓力加劇

香港房地產市場近年來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經濟下行、利率上升、以及政府的調控政策等,這些因素都導致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和價格下跌,地產商的經營環境日益嚴峻。

在市場下行的背景下,麗新發展的債務壓力也隨之加劇。一方面,物業銷售收入可能受到影響,導致現金流減少;另一方面,融資成本上升,增加了利息支出的負擔。此外,如果投資物業的價值下跌,可能導致資產減值,進一步惡化財務狀況。

未來展望:資產優化,積極應對挑戰

面對嚴峻的財務困境,麗新發展需要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應對挑戰,包括:

  • 資產優化:出售非核心資產,回籠資金,降低負債率。
  • 多元化業務:積極拓展新的業務領域,降低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
  • 加強成本控制:提高營運效率,降低成本支出。
  • 尋求戰略合作:引入戰略投資者,增強財務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麗新集團近年來也在積極進行資產優化和重組,截至2023年9月,集團總資產升至860億港元,淨資產達到320億港元。這顯示出集團在改善財務狀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此外,麗新發展也在積極拓展多元化業務,例如文化娛樂、酒店管理等,以降低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集團旗下的麗豐控股在上海、廣州等地擁有多個商業項目,這些項目有望為集團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

結語:挑戰與機遇並存,轉型求生存

總而言之,麗新發展目前面臨著嚴峻的財務挑戰,債務壓力較大,再融資受阻,市場對其債務違約風險存在擔憂。然而,麗新發展並非沒有機會,通過資產優化、多元化業務、以及加強成本控制等措施,麗新發展有望擺脫困境,實現轉型升級。

在地產寒冬下,香港地產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麗新發展的案例也提醒我們,企業需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未來,麗新發展能否成功應對挑戰,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