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懸紅通緝“香港議會”19人,引發英美澳強烈反對與譴責:自由不容噤聲!

香港警方國家安全處於2025年7月25日宣布,懸紅通緝19名涉嫌在境外籌組、成立或參與一個名為「香港議會」的顛覆組織的個人,指控他們違反《香港國安法》,涉嫌顛覆國家政權。此舉引發國際社會,特別是英國、美國和澳洲的反對與譴責,並引起美國參議員魯比奧強烈表態,反對以恐嚇手段噤聲異議聲音。本文將從事件背景、警方通緝詳情及國際反應三方面進行探討,分析此事件的影響與意義。

香港警方國家安全處指出,這19人中有9人涉嫌在香港特區境外組織「香港議會」選舉,企圖成立所謂的「香港議會」,包括袁弓夷、何良懋、霍嘉誌、蔡明達、陳麗珍、馮崇義、龔小夏、吳文昕及曾偉藩等人。其餘10人則作為候選人參與該組織選舉,當選後宣誓就任所謂「香港議會議員」,包括錢寶芬、夏海俊、侯中宇、何永友、姜嘉偉、林千淦、吳文君、黃振華、黃修和及張信燕。警方指控該組織旨在顛覆國家政權,推動「自決」及制定非法「香港憲法」,以非法手段推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的根本制度,破壞中央及特區政權機關的權威[1][2][3]。

警方對這19人採取懸紅通緝措施,其中4人(袁弓夷、何良懋、霍嘉誌、蔡明達)懸紅金額高達100萬元港幣,其他15人則各懸紅20萬元港幣。此舉顯示警方對該組織及其成員的嚴重態度,並強調依法打擊顛覆國家政權的決心。中國駐港國家安全公署亦發表聲明,堅決支持警方依法通緝這些「亂港分子」,強調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穩定的重要性[1][3][4]。

然而,這次懸紅通緝行動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英國、美國及澳洲等西方國家公開譴責香港警方的做法,認為此舉是對言論自由和政治異議的打壓。美國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更強烈表態,表示絕不容忍任何噤聲異議的恐嚇企圖,強調民主社會應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和政治參與權利。這反映出國際社會對香港國安法及相關執法行動的持續關注與批評,認為此類措施可能進一步削弱香港的政治多元性和國際形象[1]。

此次事件凸顯香港在國家安全與政治自由之間的緊張關係。警方和國安機構強調依法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重要性,認為打擊顛覆組織是保障香港長期穩定的必要手段;而國際社會及部分香港民間則擔憂此類行動可能限制政治空間,壓制異見聲音,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開放形象。未來,香港如何在維護國家安全與保障基本自由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持續關注的焦點。

總結來看,香港警方懸紅通緝「香港議會」19人事件,不僅是香港國安法執法的具體展現,也引發國際社會對香港政治環境的廣泛關注與爭議。此事件反映出香港政治局勢的複雜性及國際政治的敏感性。展望未來,香港如何在國家安全與民主自由間尋求合理的調和,將直接影響其社會穩定與國際地位。各方應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促進對話與理解,避免局勢進一步激化。

資料來源:

[1] www.worldjournal.com

[2] www.news.gov.hk

[3] news.mingpao.com

[4] www.hk01.com

[5] thewitnesshk.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