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益豐大廈於2025年7月26日因鹹水管爆裂,漏水滲入電錶房引發火警及全面停電,影響904戶居民生活。此事件持續四日,引起居民強烈不滿與社會關注。本文將從停電事故的經過、物業管理責任爭議,以及政府和社區應對措施三方面探討該事件的影響與啟示。
益豐大廈停電事故起因於鹹水管爆裂導致漏水流入位於地下的電錶房,引發短路和跳掣,造成整棟四座大廈全面斷電[1][3]。由於受影響住戶眾多,搶修工作複雜且耗時,大部分單位在周日凌晨陸續恢復供電,但A座及C座部分樓層仍需分階段截電進行安全檢查及安裝漏電保護裝置[1][4]。此外,由於臨時供電影響用量限制,加上天氣炎熱導致用電需求高企,使得臨時系統容易再次跳掣,令復原工作更具挑戰性[1]。
針對此次長達四天的停電影響,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公開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物業管理公司的不足之處。她指出益豐大廈並非無法團或物管公司管理的大廈,而是有正式法團和物業管理公司,但其表現不理想,包括未能準確向居民提供恢復供電影響時間,也未有效協助法團推動維修工作[2]。麥美娟強調物業管理監管局將持續跟進該公司的守則遵守情況,以保障住戶權益。此外,她感謝機電署、中華煤氣、中國建築社區應急隊等部門積極介入搶修,使得最終提早恢復供電[2]。
此次事件亦引發了左派媒體對政府關愛隊伍的正面報導,他們乘機讚揚相關部門在危機中展現出的效率與協作精神,有效緩解了居民的不便和焦慮情緒。在缺乏穩定供電影響下,不少商舖暫時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但隨著凌晨三時許全面恢復供电後,多數地下商舖迅速開門營業,有助穩定當地經濟活動[3]。
綜合來看,此次益豐大廈停電影響反映出香港老舊住宅基礎設施維護的重要性以及物業管理責任不可忽視。一方面,大樓內部設施如鹹水管道老化問題若未能及早檢測維修,就可能誘發嚴重事故;另一方面,即使有法團與專職物管,公司若缺乏危機應變能力和透明溝通,也難以獲得住戶信任。此外,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中,各政府部門與社區組織間良好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可加快災後重建速度並減輕民眾負擔。
展望未來,香港各類住宅尤其是年代較久的大廈應加強基礎設施巡查與更新,同時完善法律規範明確界定業主、法團及物管公司的維修義務,以防止類似長時間斷電影響再度發生。同時提升公眾資訊透明度,在緊急狀況下提供準確且即時的信息,是建立良好社區互信的重要一環。最後,希望透過這次教訓促使相關政策制定者、監察機構以及基層民眾共同努力,共同改善居住環境質素,提高城市韌性,更好保障市民生活安全與便利。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www.hk01.com
[3] www.youtube.com
[4] www.youtube.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