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的挑戰與應對:盈利下滑、信貸風險及轉型策略
恒生銀行(00011.HK)近年面臨多重挑戰,盈利下滑、不良貸款率攀升、以及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都對其業務發展帶來壓力。本文將深入分析恒生銀行當前的困境,並探討其應對策略及未來發展方向。
盈利能力受壓:多重因素夾擊
近年來,恒生銀行的盈利能力明顯受到壓力。多個報告顯示,恒生銀行的淨利潤、稅前溢利及股東應得溢利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例如,2023年上半年,恒生銀行純利大幅縮減,而2024年中期,股東應得溢利亦同比減少。
造成盈利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宏觀經濟環境不確定性。貿易關稅的威脅、持續高企的利率以及商業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都對銀行的業務構成不利影響。這些因素導致市場需求疲弱,企業經營壓力增加,進而影響銀行的貸款業務和相關收入。
其次,淨利息收入減少。受低利率環境影響,恒生銀行各項業務的淨利息收入受到影響。雖然部分時間香港銀行業出現存款價格戰,各家銀行紛紛推出高息定期存款搶客,但恒生銀行選擇專注活期和儲蓄低息存款,導致存款萎縮,也因此影響了利息收入。
第三,預期信貸損失撥備增加。由於內地商業房地產市場風險增加,以及香港商業房地產貸款組合評級下調,恒生銀行不得不增加預期信貸損失撥備。這直接影響了盈利表現。例如,2023年上半年,恒生銀行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顯著增加,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香港商業房地產。
第四,保險業務收入下跌。部分報告指出,保險業務收入的顯著下跌也是導致恒生銀行盈利下滑的原因之一。
不良貸款攀升:地產風險浮現
恒生銀行面臨的另一個嚴峻挑戰是不良貸款率的攀升。數據顯示,恒生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底大幅增加,總減值貸款也持續上升。不良貸款率的上升,主要由於香港商業房地產貸款組合評級下調所致。
地產商資金壓力增加,也對恒生銀行的資產質素構成威脅。由於非住宅物業供過於求,租金及資本價值持續受壓,進一步加劇了商業房地產市場的風險。
面對不良貸款增加的局面,恒生銀行正採取多項措施應對,包括逐步降低投資組合風險,以及採取其他行動維持貸款組合質素。
應對策略:審慎撥備與積極轉型
面對上述挑戰,恒生銀行正積極採取應對策略,力求在逆境中尋求發展。
首先,審慎增加撥備。為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恒生銀行審慎增加撥備,以覆蓋潛在的信貸損失。例如,期內恒生銀行大幅增加撥備,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香港商業房地產。這種審慎的撥備策略有助於增強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確保在不利情況下仍能保持穩健運營。
其次,嚴控成本。在收入受壓的情況下,控制成本成為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恒生銀行可能需要審視各項業務的運營效率,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以提高整體盈利水平。
第三,積極發展多元化業務。為了擺脫對傳統貸款業務的過度依賴,恒生銀行需要積極發展多元化業務。例如,加強財富管理業務,拓展保險業務,以及提供更多元的金融服務,以增加收入來源,分散經營風險。
第四,擁抱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發展為銀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恒生銀行可以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提升線上服務能力,改善客戶體驗,並降低運營成本。
回購股份:提振市場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恒生銀行擬展開最多30億港元的股份回購計劃。股份回購通常被視為公司對自身價值的肯定,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並提升股東回報。這可能表明恒生銀行認為其股價被低估,並希望通過回購股份來釋放價值。
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
展望未來,恒生銀行仍將面臨諸多挑戰。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地產市場的風險、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都可能對其業務構成壓力。然而,挑戰與機遇並存。隨著經濟逐步復甦,以及銀行業轉型升級的推進,恒生銀行有望在新的環境下找到新的增長點。
總而言之,恒生銀行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期。面對盈利下滑、信貸風險增加等挑戰,恒生銀行需要審慎應對,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通過審慎撥備、嚴控成本、多元化業務發展、以及擁抱金融科技,恒生銀行有望在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