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美容院注射後不適 急救員緊急出動」

美容針劑風險:銅鑼灣個案引發的隱憂

近期一則新聞報導,一位女士在銅鑼灣的美容院注射針劑後感到不適,雖然最終拒絕送院,但此事再次引發了公眾對於美容針劑安全性的擔憂。究竟美容針劑背後隱藏著哪些風險?我們又該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美容針劑:美麗背後的潛在危機

美容針劑,例如肉毒桿菌、玻尿酸等,近年來在香港非常流行。它們以快速、便捷的方式,聲稱能達到除皺、塑形等效果,吸引了大量愛美人士。然而,這些針劑並非毫無風險。

  • 成分不明,來源堪憂: 市面上充斥著許多來路不明的美容針劑,成分標示不清,甚至含有違禁物質。這些劣質針劑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更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
  • 操作不當,風險倍增: 美容針劑的注射需要專業的技術和知識,如果由未經訓練或缺乏經驗的人員操作,很容易出現問題,例如感染、血管栓塞、神經損傷等。
  • 個人體質,反應各異: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針劑的反應也會有所差異。有些人可能出現過敏反應,甚至引發嚴重的全身性疾病。

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面對美容針劑的潛在風險,我們應該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呢?

  • 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務必選擇具有合法執照的醫療機構,並由專業的醫生進行操作。不要貪圖便宜,選擇一些來路不明的美容院或工作室。
  • 了解針劑成分: 在注射前,務必詳細了解針劑的成分、來源、生產商等信息。如果對某些成分過敏,應主動告知醫生。
  • 術前諮詢,充分溝通: 在注射前,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注射的風險、效果、術後護理等。如有疑問,應及時提出。
  • 術後觀察,及時就醫: 注射後,應密切觀察身體反應。如果出現任何不適,例如紅腫、疼痛、發燒等,應及時就醫。

美容行業監管:亟待加強

銅鑼灣的這起事件,再次凸顯了香港美容行業監管的不足。政府應加強對美容院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同時,也應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對美容針劑風險的認知。

精神健康不容忽視:政府應加大投入

除了身體上的健康,精神健康同樣重要。立法會質詢提到,政府在地區康健中心推出「健康心靈先導計劃」,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政府應加大對精神健康服務的投入,讓更多市民能夠獲得及時的幫助。

總結:美麗需要理性,健康才是根本

追求美麗是人之常情,但我們不能盲目追求快速見效的方法,而忽略了潛在的風險。在選擇美容針劑時,務必謹慎選擇、充分了解,將安全放在首位。同時,政府和社會也應共同努力,加強監管,提高公眾意識,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美容環境。畢竟,真正的美麗,來自於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