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科破局在即:孫東布局引領新篇章

香港創新科技(創科)發展正由早期的布局階段逐步邁向破局,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力與突破性成果。隨著政府政策的積極推動、科研平台的持續擴展,以及人才與資金的快速匯聚,香港創科生態系統正逐漸形成完整鏈條,為未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奠定堅實基礎。本文將從創科平台建設、人才引進與產業升級三方面,深入探討香港創科如何從布局走向破局,並展望其未來發展潛力。

首先,香港創科的旗艦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已成為推動科研突破的核心引擎。該平台現有30個研發中心,涵蓋超過500個研發項目,發表高水平論文逾3,300篇,培養博士研究生超過1,200名,申請及批准專利逾1,200項,孵化初創企業超過100家[1]。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在短短兩年內成功研發出自主的大語言基礎模型,顯示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實力迅速提升;而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正籌備參與嫦娥八號登月任務,標誌著香港創科在前沿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與實戰應用能力日益增強[1]。這些成績不僅體現了香港科研實力的提升,也為創科產業的商業化和國際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次,人才是創科發展的根本動力。香港目前擁有約5.5萬名前線科研人才,政府目標是盡快提升至10萬人[1]。自2022年底起,香港已成功吸引逾22萬創科人才來港,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金融科技、新能源及新材料等多個重點領域[2]。這些人才不僅來自本地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包括全球高端專才,形成多元且具競爭力的人才生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提供從天使投資、私募股權到首次公開招股等多階段資金支持,為創科初創企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2]。此外,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及與大灣區城市的協同發展,為創科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跨境合作機會,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創新科技理想地的地位[2]。

第三,創科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香港政府積極推動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進行智能化升級,通過優化「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及推出「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鼓勵本地生產商引入智能生產方案,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3]。同時,政府將展開顧問研究,探索如何利用創新科技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打造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產業體系,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3]。這不僅有助於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為創科產業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促進創科成果的落地和商業化。

綜合來看,香港創科正從早期的戰略布局逐步邁向實質破局,科研平台的強大支撐、人才資源的快速集聚以及產業升級的積極推動,共同構建起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未來,隨著政策持續完善、資金投入加大及國際合作深化,香港有望在全球創新科技舞台上佔據更重要的位置,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過程中,如何保持創新活力、促進成果轉化及深化區域協同,將成為香港創科持續破局的關鍵課題。

資料來源:

[1] www.wenweipo.com

[2] www.singtaousa.com

[3] www.info.gov.hk

[4] www.tkww.hk

[5] www.itib.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