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第二季業績下滑 中國市場持續承壓

啤酒巨頭集體遇冷:銷量與收入為何跌跌不休?

全球啤酒市場近年來似乎吹起了一股逆風,曾經風光無限的啤酒巨頭們,如青島啤酒、百威亞太、華潤啤酒等,都面臨著銷量與收入雙雙下滑的窘境。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啤酒寒冬」? 這背後又隱藏著哪些深層次的市場變革?

青島啤酒:本土優勢不再?

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啤酒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全球市場也佔有一席之地。 在中國國內市場,青島啤酒約佔16%的市場份額,在歐美市場約佔3%,在東南亞市場約佔5%。 然而,即使擁有如此廣泛的市場佈局,青島啤酒也難逃銷量下滑的命運。

在中國國內市場,尤其是在下沉市場,青島啤酒面臨著來自競爭對手的強烈挑戰。 以山東市場為例,雖然青島啤酒憑藉本土優勢,仍佔據70%-80%的市場份額,但華潤啤酒旗下的雪花啤酒正積極擴張,通過新建工廠、加強市場推廣等手段,已在當地取得了約20%的市場份額。 這無疑擠壓了青島啤酒的生存空間。

此外,在產品結構上,青島啤酒的經典系列雖然是銷量主力,但在2024年的銷量也出現了明顯下滑,從2023年的350萬千升降至300萬千升,同比下滑約14.3%。 這表明,消費者對於經典系列的消費意願正在降低,青島啤酒需要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百威亞太:高端化策略失靈?

百威亞太作為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之一百威英博旗下的子公司,在亞洲市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在2024年,百威亞太也遭遇了業績下滑的困境。

2024年第二季度,百威亞太在中國地區的銷量下滑10.3%、收入下滑15.2%、每百升收入下滑5.4%。 這表明,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事實上,百威亞太在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處於業績下滑狀態,且第二季度的下滑幅度大於第一季度。

百威亞太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咎於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強降雨,認為這影響了其高端業務的發展,因為大部分高端業務的區域範圍集中於此。 然而,天氣因素真的是導致業績下滑的唯一原因嗎? 恐怕並非如此。

百威亞太一直以來都推行高端化策略,希望通過推出高端產品來提升盈利能力。 然而,在中國市場,隨著消費者對啤酒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及本土精釀啤酒的崛起,百威亞太的高端化策略似乎遭遇了挑戰。

此外,百威亞太在2024年還進行了漲價,這也可能導致了銷量的大幅下跌。 在中國市場,百威亞太2024年的啤酒銷量同比減少11.8%,總市場份額減少149個基點,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別下降13%、1.4%。 這表明,漲價策略並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損害了其市場份額。

市場變革:啤酒行業的未來在哪裡?

啤酒巨頭們的集體遇冷,反映了啤酒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消費者對啤酒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大眾化啤酒,而是追求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的選擇。

本土精釀啤酒的崛起,正是這種市場變革的體現。 精釀啤酒以其獨特的風味、高品質的原料和個性化的品牌形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 與此同時,健康意識的提高也促使消費者更加關注啤酒的成分和熱量,低酒精、無酒精啤酒也越來越受到歡迎。

面對市場的變革,啤酒巨頭們需要積極應對,調整經營策略。 首先,要加強產品創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個性化產品。 其次,要關注本土精釀啤酒的發展,可以通過收購、合作等方式,進入精釀啤酒市場。 再次,要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寒冬過後:啤酒行業的希望在哪裡?

儘管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啤酒行業仍然充滿希望。 中國啤酒市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消費者對啤酒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及本土精釀啤酒的崛起,啤酒行業將迎來更加豐富多彩的發展前景。

啤酒巨頭們需要抓住市場變革的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重塑輝煌。 只有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才能在啤酒行業的「寒冬」中找到新的生機,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