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議息揭內部分歧:30年首現反對票」

聯儲局利率決議:分歧與不確定性下的貨幣政策迷局

聯儲局(Fed)近期一系列的利率決議,猶如一場複雜的貨幣政策迷局,不僅牽動全球經濟的神經,也反映出聯儲局內部對於未來經濟走向與政策路徑的深刻分歧。從維持利率不變到理事投反對票,再到議息紀錄中官員們對減息幅度的爭論,都顯示聯儲局在通脹、就業與經濟成長之間,面臨著艱難的權衡取捨。

利率按兵不動:表象下的隱憂

聯儲局近期宣布維持利率於4.25厘至4.5厘不變,表面上符合市場預期,似乎也釋放出聯儲局對經濟前景保持謹慎樂觀的信號。然而,這一決議的背後,卻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擔憂。聲明中提到,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放緩,淨出口波動,但同時強調勞動市場狀況依然穩健,通脹率仍略高。這種既要關注經濟下行風險,又要警惕通脹壓力的矛盾心態,正是聯儲局當前政策困境的真實寫照。

維持利率不變,意味著聯儲局希望在不進一步抑制經濟活動的前提下,觀察通脹是否能夠持續回落。然而,高通脹的持續存在,也讓部分官員感到不安,這也為後續政策走向埋下了伏筆。

罕見的反對票:聯儲局內部的裂痕

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聯儲局理事沃勒和鮑曼投下反對票,這也是自1993年以來首次同時有兩名理事反對委員會的決定。更令人玩味的是,兩人皆傾向於減息25點子,而非維持利率不變。

鮑曼的立場尤為值得關注,作為一向被視為「鷹派」的理事,她竟然支持更早開始降息,這反映出聯儲局內部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可能比表面上更為嚴重。她的反對票,不僅打破了聯儲局決策的一致性,也向市場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號:聯儲局內部對於何時以及如何調整貨幣政策,存在著深刻的分歧。

這種分歧的出現,可能源於對不同經濟數據的解讀,以及對未來經濟發展路徑的不同判斷。例如,一些官員可能更擔心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導致經濟衰退,而另一些官員則更擔心通脹的頑固性,認為需要更長時間的高利率才能將其壓制。

議息紀錄:分歧的具體呈現

聯儲局公布的7月議息紀錄,更清晰地展現了官員們之間的分歧。儘管大多數官員仍認為高通脹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威脅,需要進一步提高利率,但也有部分官員對是否繼續加息表示質疑。這種質疑的聲音,反映出聯儲局內部對於加息的邊際效應正在減弱的擔憂。

此外,9月會議紀錄顯示,官員們在減息幅度上存在分歧,最終決定減息半厘,以平衡通脹信心與勞動力市場擔憂。這再次印證了聯儲局在通脹與就業之間權衡的艱難。

對未來減息預期的調整

聯儲局官員們對未來減息步伐的預期,也隨著時間推移而有所調整。過去三個月的時間,聯儲局對明年減息步伐的預期放緩了50個基點。市場的看法也因聯儲局的調整而變得更加審慎,利率期貨市場對2025年底利率中位數的最大概率,已經從議息前的3.875厘變成議息後的4.125厘。

這種對減息預期的調整,反映出聯儲局對通脹前景的擔憂並未完全消除,也意味著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金管局的回應:高息環境或將持續

香港金管局也對聯儲局的議息決定作出了回應,指出美聯儲往後的議息決定將取決於經濟數據、前景展望及各方面的風險,美聯儲何時開始減息及往後的息率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高息環境或會維持一段時間。

金管局的表態,不僅是對市場的警示,也提醒香港企業和市民要做好應對高息環境的準備。

政策迷局:不確定性下的挑戰

總而言之,聯儲局近期的利率決議,猶如一場複雜的貨幣政策迷局。聯儲局在通脹、就業與經濟成長之間,面臨著艱難的權衡取捨,內部分歧也日益顯現。在這種不確定性下,市場參與者需要密切關注經濟數據的變化,以及聯儲局官員的表態,才能更好地判斷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

未來展望:謹慎樂觀與風險並存

展望未來,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將繼續受到通脹、就業與經濟成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如果通脹能夠持續回落,且經濟保持溫和增長,聯儲局可能會在明年開始逐步降息。然而,如果通脹再次反彈,或者經濟出現衰退,聯儲局的政策路徑可能會發生重大轉變。

無論如何,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決議都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聯儲局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靈活性,才能有效地應對未來的風險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