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回應巴拿馬稽查:堅守法律保障」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風波:一場關乎合規、利益與地緣政治的博弈

近年來,香港長和集團計劃出售其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資產一事,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不僅僅是一樁商業交易,更牽涉到地緣政治、合規性爭議以及相關利益方的複雜考量。本文將深入剖析此事件,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力求呈現一個更為全面的圖景。

出售計畫的緣起與爭議

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港口資產的計畫最早於三月浮出水面,隨即引發了多方關注。出售的資產不僅包括巴拿馬的港口,還涵蓋全球其他 41 個港口。此舉背後的原因眾說紛紜,有分析認為是集團業務調整,也有觀點認為與地緣政治風險有關。

然而,這項出售計畫並非一帆風順。巴拿馬審計署隨後發布審計結果,指出長和旗下子公司在續簽巴拿馬運河港口經營權合約上存在多項違規行為,甚至導致政府少收了高達 13 億美元的收益。審計署表示將對批准續簽的官員提起訴訟,並將審計結果提交海事部門。這無疑給長和的出售計畫蒙上了一層陰影。

長和的回應與辯護

面對巴拿馬審計署的指控,長和集團迅速做出回應。長和子公司巴拿馬港口公司發表聲明,堅稱其運營完全符合巴拿馬海事管理局的監管要求,並支付了貨櫃裝卸費用,從未違規。聲明還強調,公司在 2005 年與巴拿馬共和國自願簽訂特許經營合約的附加協議時,承諾投資超過 10 億巴波亞幣,而實際上已投資超過 16.95 億巴波亞幣,遠超原有協議。因此,任何聲稱公司未支付約 12 億巴波亞幣的說法都是不符合事實的謬論。

長和集團還強調,任何交易都不可能在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這似乎是在試圖消除外界對於其交易合法性的疑慮。

巴拿馬的態度與立場

巴拿馬政府對於此事的態度至關重要。雖然審計署提出了違規指控,但巴拿馬政府的最終決定將直接影響長和的港口經營權以及出售計畫。值得注意的是,巴拿馬總統 Laurentino Cortizo Cohen 曾公開表示,他對長和在巴拿馬的投資感到滿意。這是否意味著巴拿馬政府將會對長和採取相對寬容的態度,仍有待觀察。

中國的關注與審查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介入了此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將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這表明中國政府對這項涉及重要基礎設施的交易高度重視。

一些香港立法會議員也對此表示支持,認為國家市監總局的審查是必要的,並敦促有關企業及早回頭,主動撤回爭議交易方案。

地緣政治的考量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資產一事,也無法避免地牽涉到地緣政治的考量。巴拿馬運河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運要道之一,控制運河兩端的港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誰將最終接手這些港口,無疑將影響該地區乃至全球的權力平衡。

有分析認為,如果美資企業控制了長和出售的碼頭,可能會引發一些國家的不安。因此,交易的買家身份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法律層面的挑戰與風險

無論如何,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資產的計畫都面臨著法律層面的挑戰。巴拿馬審計署的指控,以及可能由此引發的訴訟,都增加了交易的不確定性。如果巴拿馬最高法院宣告相關特許經營權合約違憲,長和的港口經營權甚至可能被撤銷。

此外,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審查也可能對交易進程產生影響。審查的結果,以及可能附加的條件,都將直接影響交易的最終成敗。

最終的結局:多方博弈的結果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資產一事,是一場涉及商業利益、合規性、地緣政治以及法律風險的複雜博弈。各方勢力都在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試圖爭取最大的利益。

最終的結局如何,目前尚難以預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項交易的結果將對巴拿馬、中國、香港乃至全球的港口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各方需要審慎評估風險,權衡利弊,才能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啟示與反思:合規經營的重要性

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資產風波,也給所有企業敲響了警鐘。在全球化時代,企業不僅要追求商業利益,更要重視合規經營。任何違規行為,都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甚至導致企業蒙受重大損失。

同時,企業也需要密切關注地緣政治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