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現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

基孔肯雅熱:中國疫情與香港風險評估

疫情來襲:基孔肯雅熱在中國的爆發

基孔肯雅熱,這種經由蚊子傳播的疾病,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引發關注。根據報導,2024年7月,廣東佛山市爆發疫情,短短時間內,多個區域累積確診病例超過4000例。儘管中國早在2008年就已發現境外移入病例,但此後仍不時出現零星個案,顯示病毒可能已在局部地區紮根。專家指出,中國人口普遍缺乏對基孔肯雅熱的基礎免疫力,這使得疫情爆發的風險增加。

潛伏危機:香港面臨的輸入風險

香港與中國大陸往來密切,人員流動頻繁,使得香港面臨基孔肯雅熱境外移入的風險。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並設立了傳染病通報機制,與廣東省保持資訊流通。雖然香港自2020年以來,未錄得本地確診個案,但境外移入的風險始終存在。例如,有報導指出,香港今年(指報導年份)出現首宗境外移入個案,引發社會關注。

防疫策略:香港的應對措施

面對潛在的疫情風險,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採取了多項措施。

  • 加強監測: 透過傳染病通報機制,密切監測廣東省及其他地區的疫情動態。
  • 風險溝通: 向市民宣導基孔肯雅熱的預防知識,包括避免蚊蟲叮咬、清除積水等。
  • 病媒控制: 食環署加強滅蚊工作,降低蚊蟲密度,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
  • 醫療應變: 醫管局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提升診斷及治療能力。

個案追蹤:釐清傳播途徑

由於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蚊子傳播,追蹤個案的活動軌跡,有助於釐清傳播途徑,並及時採取控制措施。例如,若發現確診個案曾前往高風險地區,衛生單位會加強對該地區的蚊蟲監測及控制,以防止疫情擴散。

民眾自保:預防勝於治療

除了政府的防疫措施外,民眾的自保意識也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 避免蚊蟲叮咬: 外出時穿著長袖衣褲,使用防蚊液。
  • 清除積水: 定期清理居家內外的積水,防止蚊蟲孳生。
  • 保持環境清潔: 清理垃圾,保持環境衛生。
  • 留意身體狀況: 若出現發燒、關節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展望未來:持續警惕,共同防禦

基孔肯雅熱疫情的威脅不容忽視。在全球化的時代,傳染病跨境傳播的風險日益增加。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更應保持警惕,持續加強防疫措施,與鄰近地區合作,共同防禦疫情。同時,也需要提升民眾的防疫意識,共同為保護社區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