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警訊:銀主盤存量持續上升,背後隱藏的市場風險
香港樓市一直備受關注,其波動不僅影響著居民的生活,也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近期,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浮出水面:銀主盤存量連續上升,且增幅主要集中在中高價物業。這是否意味著樓市正面臨新的挑戰?
銀主盤是什麼?為何值得關注?
簡單來說,銀主盤是指業主因無力償還貸款,而被銀行收回的物業。銀主盤的數量增加,通常反映出業主的財務壓力增大,也可能預示著整體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因此,銀主盤的存量變化,是觀察樓市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數據說話:銀主盤存量連升五季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香港住宅銀主盤存量已達300個,相較於上一季度(266個)增加了34個,增幅為13%。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銀主盤存量連續第五個季度上升,累計升幅高達45%,創下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近11個季度新高。
誰是苦主?中高價物業成重災區
進一步分析數據,我們發現,此次銀主盤存量增加的主要來源是價值700萬港元以上的中高價私人住宅。這意味著,經濟壓力不僅僅影響著低價物業的業主,也開始波及到擁有較高價值房產的人群。
公私營住宅,命運各異
在銀主盤的構成上,公營房屋和私人住宅的表現有所不同。私人住宅銀主盤的存量為226個,按季增加29個,而公營房屋的存量為74個,按季增加5個。這顯示出,私人住宅市場的壓力似乎更大。
區域差異:九龍區成重災區
從區域分布來看,九龍區的銀主盤存貨急劇增加,增幅超過四成,成為三個區域中增幅最多的區域。這可能與九龍區的樓價波動較大,以及部分業主過度借貸有關。
為何銀主盤會增加?
銀主盤的增加,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利率上升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當利率上升時,業主的還款壓力也會隨之增加,如果業主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就可能導致斷供,最終淪為銀主盤。其次,經濟環境的不穩定也會影響業主的還款能力。如果經濟下行,失業率上升,業主的收入減少,還款能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此外,過度借貸也是一個潛在的風險。如果業主在購房時過度借貸,一旦樓市下跌或收入減少,就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
銀主盤增加,對樓市有何影響?
銀主盤的增加,可能會對樓市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首先,它可能會增加樓市的供應量,從而對樓價造成下行壓力。其次,它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加劇投資者的觀望態度。此外,銀主盤的出現,也可能會對周邊物業的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
未來展望:銀主盤存量或將繼續上升?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預計,隨著樓市氣氛回暖,市場成交增多,銀行可能會加快推售質素較好的中高價銀主盤。因此,她預計第三季銀主盤存量將進一步上升至約330個,並可能繼續創新高。
如何應對?購房者和業主都需謹慎
面對銀主盤存量上升的趨勢,購房者和業主都需要保持謹慎。對於購房者來說,應該更加理性地評估自身的財務能力,避免過度借貸。同時,也應該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把握合適的入市時機。對於業主來說,應該密切關注利率變化,合理安排自身的財務規劃,避免出現斷供的情況。
樓市調整,危中有機
銀主盤存量上升,無疑給香港樓市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也是一個市場調整的機會。通過釋放部分供應,市場可以更加健康地發展。同時,對於有實力的購房者來說,這也可能是一個尋找筍盤的機會。關鍵在於,我們要保持理性,謹慎應對,才能在樓市的波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