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快運於2025年上半年業績由盈轉虧,錄得除財務支出淨額及稅前虧損約5.2億元,較去年同期賺6600萬元的表現大幅倒退。此情況主要受旅客對日本旅遊需求未完全恢復影響,尤其是因地震傳聞導致赴日機票預訂量未回復至正常水平,加上新開航線尚需時間培養市場,令整體營運面臨挑戰[1][3][4]。
香港快運作為香港主要的廉價航空公司之一,其上半年客運收益約30.0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若,顯示整體收入保持穩定。然而,載客量達380萬人次,日均載客約2.1萬人次,按年增長約34%,反映旅客數量有所回升。但運載率卻下跌6.1個百分點至78.9%,收益率亦下跌約22%至43.2港仙,顯示每位乘客帶來的平均收益減少,反映市場競爭激烈及票價壓力[1][2][3]。
國泰集團主席賀以禮在業績報告中指出,香港快運正面臨短期挑戰,尤其是日本航線的機票預訂雖有回升,但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或正常水平。公司已積極擴展航線網絡,新增航點為顧客帶來更多選擇,雖然這些新航線需要時間發展成熟,但初期反應熱烈。隨著香港快運持續提升營運效率及鞏固基礎,預期未來將重回盈利軌道[1][2][3]。
從宏觀角度看,香港快運的虧損反映出廉航市場在疫情後復甦過程中的不穩定性。旅客對日本等傳統熱門旅遊地的需求受自然災害傳聞影響,短期內難以完全恢復。此外,航空業整體面臨燃油價格波動、競爭加劇及市場需求變化等多重壓力。香港快運作為廉航,必須在票價與服務質素間取得平衡,才能吸引更多乘客並提升收益率[1][2]。
未來,香港快運若能持續擴展航線網絡,尤其是開發新興市場及多元化航點,將有助分散風險並提升整體營運彈性。同時,提升營運效率、優化成本結構及加強品牌競爭力,將是扭轉虧損、恢復盈利的關鍵。國泰集團作為母公司,亦將持續支持香港快運的發展策略,期望在市場逐步回暖下,香港快運能夠重拾成長動力[1][2]。
總結而言,香港快運2025年上半年由盈轉虧,主要因赴日機票預訂未回復至正常水平及新航線發展尚未成熟所致。雖然面臨短期挑戰,但公司積極擴展航線及提升效率,未來有望隨市場回暖逐步恢復盈利。這反映出廉航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仍需時間與策略調整,對香港航空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資料來源:
[1] news.rthk.hk
[2] www.aastocks.com
[3] gbcode.rthk.hk
[4] today.line.me
[5] www.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