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聯手內地澳門,重拳出擊跨境冒牌貨轉運!

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於2025年7月18日至31日,展開本年度第二次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活動。此次行動針對由三地轉口運往北美、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高仿冒牌貨品,透過風險管理和情報分析,在邊境口岸、快遞公司及物流倉庫多點截查可疑貨物,有效遏制假冒商品流通,保障市場秩序與消費者權益。

此次聯合行動共偵破25宗案件,檢獲約6.7萬件懷疑冒牌物品,包括手錶、手袋及運動用品等多種熱門商品,估計市值約4,400萬元港幣。當中19宗案件涉及快遞及物流公司,一宗發現於屯門內河碼頭水路抵港的40呎貨櫃準備出口,而另外5宗則涉及陸路口岸,包括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和深圳灣口岸,由入境貨車轉運冒牌貨。行動期間拘捕了5名本地跨境貨車司機,他們年齡介乎53至69歲,目前已獲准保釋候查[1][2][3]。

這次聯合執法不僅彰顯粵港澳三地海關合作的緊密程度,也反映出打擊跨境假冒產品的重要性。首先,高仿冒牌商品不僅侵害正品品牌權益,更可能危害消費者安全,例如假手錶或運動用品可能使用劣質材料或存在安全隱患。此外,此類非法貿易活動助長黑色經濟鏈條,不利於合法商業環境的健康發展。因此,多方協作加強監管力度,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和保障公眾利益的重要舉措。

其次,本次行動採用多管齊下策略,包括利用風險管理系統篩選高風險貨物,加強邊檢站點巡查,以及深入快遞物流企業進行抽查,有效堵截了大量潛在走私渠道。同時結合情報分析技術,提高偵測效率,使得執法人員能夠精準鎖定目標,大幅提升打擊成效。此外,此舉也促使相關企業自律意識增強,加強內部監控機制,以防止成為非法貿易工具。

最後,此類跨地域合作模式為未來應對全球化背景下複雜走私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粵港澳三地因其特殊的區位優勢和經濟互補性,在推進“一國兩制”框架下形成協同治理體系,有助於建立更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與快速反應機制。未來可望擴大合作範圍,引入更多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提高預警能力,同時加強法律銜接與刑事追訴力度,共同維護區域市場秩序穩定。

總括而言,本次粵港澳海關聯合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活動,不僅成功扣押大量高仿產品並拘捕涉案人員,更彰顯出三地政府在保護知識產權、市場規範以及消費者安全方面的決心與能力。在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的大環境下,加強此類合作將是持續有效防範假冒偽劣產品流通的重要保障,也為推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期待各方繼續深化協作,共創公平透明且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www.stheadline.com

[3] www.bastillepost.com

[4] news.mingpao.com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