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將於2025年8月23日起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這次展覽以「一脈相連 飲水思源」為主題,旨在紀念自1965年以來,東江水對香港供水的重要貢獻,並展示粵港兩地政府在保障水質及供水量方面的持續努力。展覽免費開放至12月15日,透過珍貴歷史相片、文字資料及互動遊戲,讓市民深入了解這段跨流域供水工程的歷史與意義[1][2][3][5]。
1960年代,香港面臨嚴重旱災,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於1965年開始向香港供應東江水,這條全長約83公里的東深供水工程在短短一年內建成,成為香港穩定供水的基石。展覽中展示了當年鑽石山木屋區居民應對旱災的珍貴照片,生動反映當時的困境與挑戰[1][3]。
東江水供港不僅緩解了香港的缺水問題,更象徵著內地與香港同胞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這項龐大的跨流域工程動員了珠三角地區上萬名建設者,其中包括200多名來自廣東工學院(現廣東工業大學)的師生,他們在工程中付出了青春與汗水。展覽特別介紹了這些建設者的故事,彰顯了兩地合作與共同奮鬥的精神[2][3]。
展覽除了歷史資料外,還設有互動問答遊戲,讓參觀者從多角度認識東江水供港的工程規模及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此外,展覽亦展出早前舉行的「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小學親子繪畫比賽的得獎作品,透過藝術創作表達對水資源珍惜的理念,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1][3]。
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不僅是對過去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水資源管理的啟示。隨著香港人口持續增長及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保障穩定且優質的水源供應依然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展覽提醒市民珍惜水資源,推動節約用水,並促進粵港兩地在水務領域的合作與交流[1][3]。
總括而言,這次展覽透過豐富的歷史資料與互動體驗,生動展現了東江水供港60年來的歷程與意義。它不僅讓市民了解香港水務發展的歷史背景,也強調了水資源對城市繁榮穩定的重要性。展望未來,東江水供港的成功經驗將繼續啟發香港在水務管理上的創新與合作,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2][3][5]。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bau.com.hk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