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保齡球港隊奪牌落幕:精彩賽事回顧與未來展望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全運會)香港賽區群眾比賽保齡球項目決賽於2025年8月24日在啟德體育園保齡球中心圓滿結束。這項賽事不僅是全運會香港賽區的首項群眾比賽,也是粵港澳三地體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來自內地各省市、香港及澳門共27支隊伍、超過160名運動員參賽。賽事涵蓋男子、女子個人賽、雙人賽及五人隊際賽六個項目,為本地保齡球運動的發展和推廣提供了寶貴機會。本文將從賽事成績、香港隊表現及賽事組織三方面深入探討此次比賽的意義與影響。

賽事成績與競爭格局

本屆全運會群眾比賽保齡球項目競爭激烈,男子團體冠軍由廣西隊以微弱優勢奪得,僅以3分之差壓過湖北隊,四川隊獲得季軍。香港男子團體最終排名第五,顯示出在全國範圍內仍具一定競爭力。女子團體方面,金牌由江蘇隊摘得,安徽及湖北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香港女子團體則排名第九。五人隊際賽中,男子組前三名依次為湖北、四川及廣東,香港隊位列第七;女子組前三名為江蘇、湖北及廣西,香港隊排名第八[1][2]。

這些成績反映出內地各省市保齡球水平的整體提升,尤其是江蘇、湖北等隊伍的強勢表現,為香港隊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競技機會。香港隊雖未能奪牌,但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中上游位置,展現出不俗的實力和潛力。

香港隊的表現與運動員心聲

香港男子代表隊成員謝樂生表示,首日的個人賽主要用來積累經驗,隨後在隊際賽中發揮較佳,雖未能登上頒獎台,但成績超出預期,感謝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並稱讚現場氣氛熱烈。他期望保齡球項目未來能繼續納入全運會賽事,促進本地運動水平提升[1]。

女子代表隊成員李詠茵則坦言比賽期間有發揮較好時刻,也有失誤,將繼續努力訓練,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參與保齡球賽事,與其他地區選手交流切磋。這反映出香港運動員對提升自身技術和競技水平的堅持與熱忱[1]。

香港隊在雙人賽中亦有亮眼表現,麥卓賢與甘兆麟組合成功殺入前五名,為隊伍爭取榮譽,並在五人隊際賽中繼續努力爭取獎牌[4]。

賽事組織與未來展望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於賽後表示,賽事運作順利,獲得參賽者及技術官員的高度評價。此次比賽不僅展現了香港作為主辦城市的組織能力,也促進了粵港澳三地體育交流。她特別感謝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保齡球協會、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及多個政府部門和約500名義工的支持與協助[3][5]。

羅局長亦提到,部分港隊球員反映球道適應存在挑戰,空調過冷等細節問題將在未來賽事中加以改善。她強調,全運會香港賽區的其他競賽項目將於10月底陸續展開,並將採用統一票務平台,方便市民參與。此外,殘特奧會的大眾項目輪椅舞蹈賽事也將於下月舉行,體現香港對多元體育發展的支持[5]。

此次保齡球群眾比賽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本地保齡球運動的曝光度和參與度,也為未來更多國際及區域性賽事積累了寶貴經驗。隨著賽事組織的日益完善和運動員水平的提升,香港保齡球運動有望在全國乃至國際舞台上取得更佳成績。

總結來說,全運會群眾比賽保齡球項目決賽在香港的成功舉辦,彰顯了本地體育發展的活力與潛力。香港隊雖未奪得獎牌,但在激烈競爭中展現堅韌與進取精神。未來,隨著賽事經驗的積累和硬件設施的改善,香港保齡球運動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推動粵港澳體育合作及提升市民健康生活質素作出積極貢獻。

資料來源:

[1] gbcode.rthk.hk

[2] www.instagram.com

[3] www.info.gov.hk

[4] www.instagram.com

[5] gbcode.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