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兩地政府協調優化跨境出行政策,「港車北上」計劃於2025年9月起迎來重大改革,香港車主在每週二及週三可免預約經由港珠澳大橋直達廣東省,實現真正的「說走就走」。此舉不僅提升了跨境自駕的便捷性,也有助於緩解高峰時段交通壓力,促進兩地經濟文化交流。本文將從政策背景、實施成效與未來展望三方面深入探討這一新措施的意義與影響。
「港車北上」計劃自推出以來,一直是香港居民往返內地的重要通道,但過去需提前預約限制了彈性出行。根據大公報報導,自2025年9月1日起,每逢周二及周三(公眾假期及指定日子除外),香港單牌私家車可免預約直接通過港珠澳大橋前往廣東[1][2]。此舉降低了跨境門檻,使得不少車主能夠隨時安排短途旅遊、探親或商務活動,大幅提升便利度和靈活性。此外,有關部門指出,此措施亦有助引導錯峰出行,有效分散原本集中於周末的交通流量,減少堵塞情況[1]。
首日實施效果顯著。據珠海邊檢總站統計,截至9月2日下午5時,經由港珠澳大橋入境珠海的香港單牌車輛超過2200輛次,比前一天增加逾1000輛次[1]。今年以來,「港車北上」整體出入境數量同比增長超40%,暑期期間日均達5800輛次,高峰周末更突破9000輛[4]。這些數據反映該政策不僅滿足了市場需求,也促進了人流物流雙向暢通,加強粵港兩地社會經濟聯繫。
為保障順利推行,新規同時明確指出,在遇到公眾假期、節日前夕等特殊時間段仍需提前預約,以避免口岸擁堵和資源緊張[3][4]。運輸署表示將持續監察新措施運行情況,並根據實際需要適時調整,以確保服務質素和安全管理水平。此外,「港車北上」申請程序依然嚴謹,包括網上抽籤、中籤後提交資料審批、驗車安裝RFID卡機以及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交強險等步驟[5],保障雙方監管合規與道路安全。
此次免預約安排帶來多重優勢:首先,它極大提升跨境自駕靈活度,使更多市民能夠即興決定行程,不再受限於繁複手續;其次,有助分散交通高峰,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最後,更加促進粵港旅遊消費和商貿往來,加深兩地融合發展。在全球疫情逐步穩控的大背景下,此類便利化措施對恢復區域活力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綜觀而言,「港車北上」首日免預約政策標誌著粵港跨境合作邁向新階段,不僅回應市民對便捷自由出行的期待,也體現政府在優化公共服務上的用心良苦。未來若能結合智慧交通技術,如動態流量管理、大數據分析等手段,更可精準調控客流,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同時,各方亦應持續關注口岸設施承載能力及環保要求,以確保長遠發展平衡且可持續。「說走就走」不只是方便,更是深化區域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
資料來源:
[2] www.hkcna.hk
[3] www.am730.com.hk
[4] news.e23.cn
[5] www.kilowatt.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