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同性伴侶登記受阻:立法會否決草案,平權路漫漫?

香港特區政府因應終審法院於2023年9月的裁決,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旨在為同性伴侶提供法律承認的替代框架,保障其在醫療決策、器官移植及身後事處理等方面的權利。然而,該草案於2025年9月10日在立法會二讀時遭遇大比數否決,71票反對、14票贊成及1票棄權,成為本屆立法會首次否決政府法案,反映出香港社會及政治層面對同性伴侶權益保障的複雜態度與挑戰[1][2][3][4]。

終審法院的裁決指出,香港現行法律不承認海外同性婚姻,也不允許同性婚姻,但政府有積極義務建立替代框架,承認同性伴侶關係。基於此,特區政府於2025年7月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設立同性伴侶關係登記辦事處,規範登記條件、申請及撤銷程序,並訂明相關罪行及罰則。此舉意在保障同性伴侶在醫療決策參與、器官移植優先權及遺體領回等方面的權利,填補法律空白[1][2]。

然而,草案自曝光以來,立法會內反對聲浪強烈。多個主要政黨如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及經民聯均表明反對立場,僅新民黨全體支持,反映政治光譜中對此議題的分歧。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指出,草案涉及極具爭議的道德議題,香港社會雖開放,但仍堅守一男一女婚姻制度,投票結果反映了主流民意與價值觀。草案在立法會經過約四小時辯論後被否決,顯示議員們在行政、立法與司法三權分立框架下,互相尊重且各司其職[3][4]。

此外,社會公眾對草案的意見亦呈現明顯分歧。法案委員會收到逾一萬份意見書,其中超過80%反對該條例,僅約19%支持,顯示社會對同性伴侶法律承認的接受度仍有限。這反映出香港社會在性別平權及多元家庭認同方面,仍處於轉型期,面臨文化、宗教及傳統價值觀的挑戰[3]。

儘管草案遭否決,立法會主席強調,立法會將繼續依法支持政府施政,並期望與政府及社會各界坦誠交流,促進共識,為未來有序推動相關議題創造條件。這表明香港在同性伴侶權益保障方面,仍有進一步討論與調整的空間,未來可能透過非立法途徑或漸進式改革,逐步回應司法裁決及社會需求[4]。

綜觀此次事件,香港在同性伴侶法律承認方面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司法判決與立法實踐的銜接、社會價值觀的分歧,以及政治體制內部的意見分歧。終審法院的裁決為推動同性伴侶權益提供法律依據,但立法會的否決反映出現實政治與社會接受度的限制。未來,香港如何在尊重法治的前提下,平衡多元價值與社會共識,將是推動性別平權及多元家庭認同的重要課題。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持續對話與包容,或將成為促進相關法律制度完善的關鍵。

資料來源:

[1] photonmedia.net

[2] www.hk01.com

[3] www.guancha.cn

[4] www.master-insight.com

[5] www.rfi.fr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