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於2025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整合香港與外地辦事處資源,並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以深化「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工作。此舉旨在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的地位,發揮「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推動內地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尤其是在新興經濟體的布局。本文將從政策背景、具體措施及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三方面,深入探討這一重要發展。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在全球競爭力及人才吸引力方面均有顯著提升。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指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已躍升至世界第三,整體競爭力亦提升至第三位,人才競爭力更在兩年內上升12位至第四名[1]。這些成績為香港承接「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堅實基礎。過去香港較著重「引進來」的經濟模式,但隨著全球貿易秩序的重塑,未來將更強調「走出去」,即支持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東盟、中東、中亞、南亞及北非等新興市場[1][2]。
為此,政府計劃整合香港及海外辦事處的資源,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專責協助內地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與合作。這一專班將結合香港的金融、貿易、專業服務及供應鏈管理優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組織外訪團、舉辦論壇、促成項目對接等[2]。此外,香港「一帶一路」辦公室已與東盟及中東多個地區達成合作協議,成功協助企業接單並推廣重點項目,展現香港作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2][3]。這不僅促進了香港與相關地區的經濟聯繫,也為本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收入來源。
此外,施政報告亦強調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跳板,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及國際化,並吸引私人市場參與[4]。政府計劃通過靈活的政策措施,如「15分鐘生活圈」及「按實補價」土地政策,提升北都區域的吸引力,並有可能成立專責管理機構統籌發展[4]。這將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總結來看,2025年施政報告中關於「一帶一路」的政策部署,體現了香港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角色。通過整合辦事處資源及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香港不僅能夠更有效地支持內地企業「走出去」,還能借助自身金融和專業服務優勢,推動經濟多元化和高質量發展。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化,香港有望進一步強化其國際樞紐地位,實現與內地及沿線國家的共贏發展,為本地經濟注入持續動力。
資料來源:
[2] www.tkww.hk
[3] www.wenweipo.com
[4] www.hk01.com
[5] www.info.gov.hk
[6] www.tkww.hk
[7] www.cedb.gov.hk
[8]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