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簡稱廠商會)最新預測指出,儘管香港今年上半年出口貿易表現強勁,8月出口貨值按年增長14.5%,連續18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但下半年出口增速將出現回落,明年則可能轉為低單位數的緩慢增長。這一趨勢反映了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及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對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經濟發展帶來挑戰[1][2][3]。
香港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外貿的經濟體,其出口表現直接影響整體經濟增長。2025年8月,香港整體出口貨值達436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5%,進口則增長11.5%,顯示貿易活動仍然活躍。尤其是電動設備、機械及機械用具等主要商品出口持續強勁,反映亞洲區域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為香港出口提供有力支撐[1][4]。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特別是美國關稅政策尚未明朗,海外主要經濟體對美出口的「搶出口」效應逐漸減退,香港出口增速面臨下行壓力[2][3]。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指出,香港下半年出口貿易增速將回落,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經濟增長偏弱、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內地企業「搶出口」效應的消退。這些因素使得香港出口面臨更大挑戰,預計2025年全年經濟增長率維持在2.5%至3%之間,明年則有望因內需市場持續改善而輕微提速至約3%[2][3][5]。此外,香港的有形貿易逆差問題依然存在,8月錄得254億港元的逆差,前八個月累計逆差達2433億港元,約佔商品進口貨值的6.8%,顯示進口需求仍然旺盛,但出口增長壓力加大[1]。
內需市場的表現成為香港經濟穩定的重要支柱。上半年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增長1.9%,投資開支微增2%,反映出內部消費和投資動力尚未完全恢復,尤其是投資開支受營商環境低迷及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較大[3][4]。廠商會認為,隨著內需市場持續改善,對本地經濟的貢獻將逐步提升,這有助於抵消外部貿易增速放緩帶來的負面影響[2][5]。
展望未來,香港政府將密切關注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化及其對國際貿易流向的影響,並積極推動與亞洲及其他市場的經貿聯繫,以維持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地位。儘管面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貿易摩擦風險,香港仍具備強大的經濟韌性和多元化發展潛力,尤其是在高科技產品和服務出口方面的優勢將持續發揮作用[1][4]。
總結而言,香港廠商會的預測反映出當前全球經濟環境對香港出口貿易的挑戰與壓力,特別是下半年出口增速回落的趨勢。然而,內需市場的持續改善及香港與亞洲經濟體的緊密聯繫,為香港經濟提供了穩定支撐。未來,香港需在應對外部不確定因素的同時,深化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內需動力,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廠商會對2025年及2026年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也為香港經濟前景注入一定信心[2][3][5]。
資料來源:
[1] udn.com
[3] www.aastocks.com
[4] www.hkcna.hk
[5] www.hkcd.com.hk
[6] www.am730.com.hk
[7] www.881903.com
[8] today.line.me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