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於2025年9月26日正式宣布成立「國際航空超級樞紐發展諮詢委員會」,由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擔任主席,委員會成員涵蓋航空、商業及金融、創新科技、物流及運輸、專業及學術以及旅遊業等多個界別,任期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為期兩年[1][2][4][5]。此舉標誌著香港在國際航空樞紐發展上的新階段,旨在推動香港航空業的長遠發展,鞏固其作為全球重要航空樞紐的地位。
隨著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於2024年11月啟用,香港政府積極規劃未來航空業發展方向,成立此諮詢委員會以取代原有的航空發展與機場三跑道系統諮詢委員會,專責提供高層次意見,涵蓋航空政策、三跑道系統運作、機場城市發展及周邊項目銜接等多方面事宜[5]。這反映出香港政府對航空業的重視,並希望透過專業多元的委員會成員,整合各界智慧,推動航空業持續升級。
多元專業背景的委員會成員
國際航空超級樞紐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來自不同界別,涵蓋航空、商業及金融、創新科技、物流及運輸、專業及學術,以及旅遊業,確保委員會能從多角度審視及推動航空樞紐的發展[1][2][4]。成員包括卜國明、張謙華博士、車品覺教授、陳漢偉教授、禤惠儀、郭惠光、劉凱詩、羅康錦教授、潘海琳、譚光舜、袁美儀、趙鵬等。此外,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及民航處處長均為當然委員[1][2]。這種跨界別的組合,有助於委員會在制定政策和推動項目時,兼顧技術、經濟、運輸及旅遊等多重因素,提升決策的全面性和實效性。
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戰略定位
根據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定位香港為國際航空樞紐,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全球通達的航空網絡及世界一流的機場設施,有能力在區域及全球航空領域發揮更重要的角色[5]。三跑道系統的啟用,將大幅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運載能力和效率,為航空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諮詢委員會的成立,正是為了充分釋放三跑道系統的潛力,推動香港航空業與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相結合,促進經濟多元化和國際交流。
推動航空業持續創新與協同發展
除了硬件設施的提升,委員會亦將關注創新科技在航空業的應用,促進物流及運輸效率,並推動機場城市的整體發展。航空樞紐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經濟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透過委員會的建議,香港可加強與國際航空市場的連接,提升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競爭力,促進專業及學術界的研究與人才培養,形成航空產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1][5]。
綜合來看,國際航空超級樞紐發展諮詢委員會的成立,是香港政府推動航空業升級和國際化的重要舉措。隨著三跑道系統的啟用,香港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地位,促進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未來,委員會將發揮橋樑作用,整合多方資源與意見,推動香港航空業邁向新高峰,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資料來源:
[2] www.hkong.hk
[3] news.cnyes.com
[4] www.wenweipo.com
[6] www.163.com
[7] www.hkcd.com.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