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樹遭颱風肆虐!官民合力搶救古樹大作戰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期間,九龍公園一棵樹齡逾110年的百年大葉合歡被強風吹倒,這一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成為市民共同的記憶與情感寄託。這棵古樹不僅是水景花園的靈魂,更是無數市民的老朋友,象徵著城市的歷史與自然共生。面對這一突發災害,政府部門與民間義工攜手合作,展開緊急搶救行動,展現了官民合力保護珍貴自然資產的決心與行動力。本文將從古樹的歷史背景、搶救過程及其社會意義三方面,深入探討這場搶救行動的重要性與啟示。

九龍公園的大葉合歡樹植於1970年公園建成時,當時已被種植於約一米高的「泥膽花盆」中,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霜,於2004年正式納入香港「古樹名木」名冊,成為受保護的珍貴樹木。這棵百年古樹不僅見證了城市的變遷,更是市民休憩與親近自然的重要象徵。超強颱風「樺加沙」帶來的強風暴雨,最終使這棵大葉合歡樹倒下,令不少市民感到惋惜與不捨。事件發生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迅速委託中國建築社區應急義工隊展開搶救,展現政府對古樹保護的高度重視與迅速反應[1][4]。

搶救行動過程中,中國建築義工隊利用巨型吊機小心翼翼地將倒下的樹幹吊起,每次提升約10至15度便暫停調整,確保綑綁帆布繩的受力均勻,避免樹幹因受力不均而折斷。整個「扶正」過程歷時約5.5小時,充分展現了搶救團隊的專業與耐心。此舉不僅是對古樹生命的尊重,也是對自然文化遺產的珍惜。搶救行動不僅限於技術層面,更凝聚了官民合作的力量,義工與政府人員齊心協力,爭分奪秒,為古樹爭取生機,體現了社會對自然環境保護的共識與責任感[1][4]。

除了九龍公園的百年大葉合歡外,颱風亦對其他地區的老樹造成嚴重破壞。例如何文田愛民邨一棵有逾50年樹齡的印度榕也被強風吹倒。房屋署表示將嘗試利用合適枝條培育新樹苗,期望重新種植,延續樹木的生命與歷史價值。當地居民對這些老樹有深厚感情,視其為社區的守護者與歷史見證。印度榕樹倒下後,工作人員將樹幹豎立起來,象徵著希望與重生,市民亦寄望這些樹木能夠「堅強地活下去」,成為新的百年樹人[2][3]。

這些事件反映出香港在面對極端天氣時,除了注重基礎設施安全外,也開始更加重視自然生態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古樹不僅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社區情感。官民攜手搶救倒下的百年巨樹,彰顯了社會對自然與文化資產的珍惜與守護。未來,隨著氣候變化帶來更多極端天氣挑戰,如何加強古樹保護、提升城市綠化韌性,將成為重要課題。這次搶救行動不僅是一次技術挑戰,更是社會凝聚力與環境意識的體現,值得各界深思與借鑒。

總結而言,超強颱風「樺加沙」吹倒九龍公園百年大葉合歡,激發了政府與民間的緊密合作,展開了細緻且專業的搶救行動。這不僅保護了一棵珍貴的古樹,也喚起了社會對自然與文化遺產的重視。類似何文田愛民邨印度榕的搶救與復育,更體現了社區對老樹的深厚情感與生命延續的期盼。未來,香港在面對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時,應持續推動官民合作,強化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讓這些百年巨樹繼續成為城市的綠色記憶與精神象徵。

資料來源:

[1] news.mingpao.com

[2] www.hk01.com

[3] www.wenweipo.com

[4] epaper.tkww.hk

[5] www.hk01.com

[6] www.singtao.ca

[7] thecollectivehk.com

[8] www.tkww.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