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屆「行業模範之星評選」活動於2025年成功舉行,標誌着香港在勞動模範表彰方面邁出重要一步。這項由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牽頭,並結合政府、勞工及商會等14家機構共同籌辦的評選活動,首次實現了政府與勞資三方認證的標準化、制度化勞模評選,為香港勞動者建立了權威且具公信力的表彰平台。行政長官李家超亦以視像致辭形式,肯定了勞動模範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貢獻,並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勞工權益保障與人才培育[2][3][4]。
標準化與制度化的勞模評選體系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指出,經過多年推動,香港終於擁有一套標準化、制度化的勞動模範評選機制,這不僅凝聚了社會共識,更獲得政府和勞資三方的認可,填補了過去缺乏統一勞模評選標準的空白。這種制度化的評選方式,有助於提升勞動者的榮譽感與歸屬感,激勵更多員工在各自崗位上追求卓越,創造不平凡的價值。吳秋北強調,獲獎者在平凡崗位上展現出的敬業精神和創新能力,正是「勞動最光榮、最美麗、最崇高」的最佳詮釋[2][5]。
多方協作促進勞動者權益與社會和諧
此次評選活動由工聯會牽頭,聯合勞工團體、商會及政府部門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動,體現了勞資雙方及政府三方合作的良好典範。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指出,香港的繁榮離不開廣大打工仔女的智慧與汗水,勞動模範的表彰不僅是對個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整個社會勞動價值的尊重。政府將繼續完善勞工保障措施,包括打擊非法勞工、優化再就業津貼計劃、提升職業安全健康標準等,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並助力勞動人口提升競爭力[3][4][7]。
促進兩地勞動人才交流與經驗分享
為了進一步提升香港勞動者的專業水平與創新能力,特區政府特別邀請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全國勞動模範和大國工匠代表團訪港,與本地勞動模範進行經驗交流。這不僅有助於促進兩地勞動人才的互鑒互學,也為香港勞動者提供了拓展視野、提升技能的寶貴機會。此舉反映出香港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積極姿態,並有助於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人才高地的地位[4][6]。
此外,評選活動涵蓋多個行業,頒發超過350個獎項,涵蓋從基層員工到專業技術人才,充分體現了對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全面肯定。例如,擁有十九年經驗的「金牌陪月員」吳佩景獲得「模範之星」獎,她不僅在疫情期間開設教室傳授經驗,還積極應對行業面臨的經濟及人口結構挑戰,展現了勞動者的責任感與創新精神[4][6]。
總結來說,首屆「香港行業模範之星評選」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香港勞動者提供了權威的榮譽平台,也彰顯了政府與勞資三方攜手推動勞動價值的決心。這項評選活動有助於激勵更多勞動者在各自崗位上精益求精,推動香港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未來,隨著表彰制度的制度化和兩地勞動人才交流的深化,香港勞動者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將進一步提升,為香港打造更加繁榮穩定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
[1] news.tvb.com
[2] hkcd.com
[3] www.info.gov.hk
[5] www.wenweipo.com
[7] gbcode.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