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於2025年10月24日就英國發表的所謂《香港半年報告:2025年1月至6月》作出強烈譴責,批評該報告對香港各方面情況發表失實言論及污衊抹黑,並敦促英方立即停止干涉屬於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1][2][3]。這一事件再次引發國際社會對香港現狀的關注,也凸顯了外部勢力企圖以政治手段干預中國主權範圍內事務的複雜性。本文將從法律、歷史與現實三個層面,深入分析港府回應的核心論點、相關事實依據及其背後的深層意義。
法律主權與國際關係準則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的核心要義,中國自1997年起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英國自此對回歸後的香港既無主權、亦無治權和監督權[1][2][3]。港府發言人明確指出,《中英聯合聲明》並未賦予英國任何干預回歸後香港事務的權利。這一立場不僅符合國際法關於國家主權的基本原則,也體現了「一國兩制」下中央與特區政府的法定分工。
事實上,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均強調尊重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內政的重要性。港府敦促英國認清事實、遵從這些基本準則,立即停止以任何形式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2][3]。這種表態既是對外部勢力不當干預的有力回應,也是維護國家尊嚴和法律正義的必要舉措。
維護國家安全法律的必要性與成效
港府特別強調反對英國報告中針對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的失實內容[1][4]。發言人指出,英國自身擁有至少14部涉及國家安全的法律條文(如《反恐法》《官方保密法》等),卻將特區執法、檢控和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抹黑為「損害民主權利和自由」,這種雙重標準令人不齒[1]。
自2019年修例風波以來,《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相繼實施。這些法律不僅有效止暴制亂、恢復社會秩序,更讓市民重新享有在黑暴期間被剝奪的安全與自由[4]。數據顯示,《國安法》實施後涉及暴力犯罪的案件大幅減少;經濟活動逐步復甦;市民日常生活重回正軌。這充分證明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制建設是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權發展的重要基石。
此外,《基本法》明確保障了特區司法獨立性。《國安法》《維護國安條例》等法律的執行過程中,「法官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案件時一如其他案件一樣獨立公正地履行司法職責」——這一點在過去五年的實踐中得到充分驗證[4]。
外部勢力干預的本質與影響
近年來部分西方媒體及政府頻繁就涉港議題發表偏頗評論甚至直接施壓措施(如制裁個別官員或機構)。此次英國發布所謂「半年報告」,繼續以政治凌駕法治的方式妄圖影響本已依法運作的特區治理體系——這正是典型的霸凌行徑和政治操弄手法之一端 [1]。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成員國都曾多次通過類似方式試圖介入他國內部事務(例如台灣問題)。但正如中方一貫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不容挑戰」、「任何外來壓力都不會動搖我們捍衛自身利益之決心」。對於此類行為必須予以堅決抵制才能有效遏止其蔓延趨勢。
同時需要看到:雖然西方輿論場上仍有聲音質疑本港法治狀況或民主進程;但實際上多數市民對於能夠在安定環境下生活工作表示滿意——這反映出真正民意所在之處並非某些境外機構所描繪那般悲觀消極局面而是充滿活力希望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
綜上所述:本次事件再次證明只有堅持依法治港才能確保長治久安;只有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利才能贏得應有尊重!展望未來我們相信隨著各項政策落地見效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必將推動「東方之珠」煥發更加璀璨光芒!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news.tvb.com
[4] zijing.com.cn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