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HSBC)於2025年第三季公布的業績顯示,集團整體列帳基準稅前盈利較去年同期下跌約14%,但香港業務分部的稅前盈利卻逆勢上升逾2%,反映該區域市場的穩健表現與策略成效。然而,其他業務分部則出現盈利轉差,主要受法律準備及營運成本上升影響,令整體盈利承壓。本文將深入分析滙控首三季業績的具體表現,探討香港業務的優勢及其他分部面臨的挑戰,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滙控首三季整體業績顯示,列帳基準稅前盈利為231.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3%,主要因須予注意項目及法律準備增加所致。第三季單季稅前盈利為72.95億美元,按年減少約14%,其中包括14億美元的法律準備,對利潤造成明顯拖累[2][3][4]。不過,滙控的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持續增長,第三季淨利息收益達8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淨利息收益率提升至1.57%,顯示核心銀行業務仍具韌性[2]。
在各業務分部中,香港業務表現突出,稅前盈利較去年同期上升逾2%。這主要得益於香港市場利率環境的改善及財富管理業務的強勁增長。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指出,香港及英國等主要市場近期政策利率走勢利好,令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預計於2025年達到430億美元甚至更高[1][5][6]。香港作為滙控的重要市場,受惠於本地經濟復甦及資產管理需求增加,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業務均錄得收入增長,成為盈利增長的重要動力[3]。
然而,其他業務分部則面臨挑戰。環球外匯業務及債務與股票市場業務的費用及其他收益出現下跌,營業支出增加亦拖累整體盈利表現[2]。此外,滙控因應擬議私有化恒生銀行交易,暫停股份回購計劃,導致資本水平上升,亦影響短期回報率[1][2]。科技投資及組織重組相關成本增加,加上通脹壓力,均對營運成本構成壓力[3]。這些因素綜合導致除香港業務外,其他分部的盈利表現轉差。
展望未來,滙控對2025年整體業績持審慎樂觀態度。集團預期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將達約15%,反映其四大業務分部盈利持續增長的趨勢[1][6]。香港業務的穩健表現將繼續為集團提供穩定盈利來源,而集團亦將加強財富管理及企業理財等高增值業務的發展。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市場波動,滙控將持續優化成本結構,提升科技投入效率,以應對未來挑戰。
總括而言,滙控2025年前三季業績呈現兩極分化:香港業務稅前盈利逆勢增長,彰顯本地市場的韌性及策略成效;而其他業務分部則因法律準備及成本上升而盈利轉差。這反映出滙控在全球多元市場中需靈活調整策略,聚焦核心優勢以維持競爭力。未來,隨著利率環境及市場需求變化,滙控如何平衡各業務分部發展,將成為其持續增長的關鍵。
資料來源:
[1] news.cnyes.com
[2] www.hk01.com
[3] news.cnyes.com
[5] aastocks.com
[6] aastocks.com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