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正進入提名及準備階段,整體氣氛熾熱,反映出社會各界對於本次選舉的高度關注與積極參與。此次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是根據2021年修訂選舉制度後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選舉制度包括三大部分:20席地方選區直選、30席功能界別選舉及40席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合共90席議員產生[1][2]。選舉不僅關乎香港未來的政治走向,更與「一國兩制」的穩定實施及特區良政善治息息相關[5]。本文將從選舉制度架構、提名情況及社會參與三方面,深入探討本屆立法會換屆選舉的熱烈氛圍及其意義。
首先,2025年立法會選舉的制度設計體現了香港政治架構的多元與穩定。根據最新的選舉安排,立法會90個議席分為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地方選區直選20席、功能界別30席及選舉委員會界別40席[1]。地方選區直選由市民直接投票產生,涵蓋香港島、九龍及新界的十個選區,確保基層民意的代表性。功能界別則涵蓋28個行業及專業界別,採用「得票最多者當選」的投票制,勞工界特別設有三席,反映勞工群體的特殊地位[1]。選舉委員會界別則由選舉委員會成員投票產生,採用全票制,選出40名議員[1]。這種三方制的選舉架構,既兼顧了社會各界的利益代表,也有助於維持政治穩定與政策連貫。
其次,提名階段的活躍程度充分展現了選舉的競爭激烈與多元參與。截至10月底,提名期已經開始超過一週,累計接獲超過130份提名表格,涵蓋地方選區、功能界別及選舉委員會界別[2][3][4]。其中,地方選區已有44人報名參選,涵蓋各主要選區,形成「區區有競爭」的局面,最少人參選的九龍西也有3人角逐[3]。建制派大黨民建聯已確定派出26人參選,涵蓋三個選舉界別,其中包括14名現任議員爭取連任,顯示其積極部署及對選情的重視[3]。此外,提名過程嚴格遵守規定,候選人須於11月6日前提交完整資料,確保選舉程序的公正與透明[6][7]。
最後,社會各界對選舉的參與熱情及政府的推動措施,進一步促進了選舉氣氛的熾熱。政府呼籲公私營機構及社團積極鼓勵員工及會員在選舉日投票,並提供便利措施,如靈活工作安排,讓市民能夠順利履行公民責任[5][8]。甯漢豪在社交媒體強調,此次選舉關係到「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及特區的良政善治,凸顯選舉的政治及社會重要性[5]。此外,選舉事務處持續更新候選人名單及選舉資訊,提升選民對選舉的認識與參與意願[3]。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選舉的公開透明,也增強了市民的投票意識,為選舉注入活力。
綜合來看,2025年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在制度設計、提名競爭及社會參與三方面均展現出高度活力與熱烈氣氛。這場選舉不僅是香港政治生活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維護「一國兩制」穩定實施及推動特區良政善治的關鍵環節。隨著選舉日的臨近,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參與勢必進一步提升,期待此次選舉能夠順利舉行,為香港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希望。
資料來源:
[1] zh.wikipedia.org
[2] www.tkww.hk
[3] www.hk01.com
[4] www.info.gov.hk
[5] www.hkcd.com.hk
[7] www.reo.gov.hk
[8] hkapmc.org.hk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