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海洋生態系統面臨日益嚴峻的富營養化問題,科學界與政府部門紛紛尋求更精準、更有效的監測與治理方法。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5年11月4日至6日在香港科技大學舉辦「浮游藻類群落完整性指數」(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tegrity Index,簡稱PCII)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工作坊,標誌著香港在海洋生態評估與水質管理領域邁出重要一步。此次活動不僅匯聚了國際專家,也展示了香港在推動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方面的最新成果。
PCII的科學原理與應用價值
PCII是一種透過分析營養鹽水平對海洋生態系統中浮游藻類群落的實質影響,以客觀且具科學根據的方法評估沿岸水域富營養化狀況的指數。傳統水質監測多依賴物理化學指標,如溶解氧、氮磷濃度等,但這些指標往往無法全面反映生態系統的實際變化。PCII則補充了現有營養物水質指標的不足,能夠在生態或生物性反應的關鍵指標上提供更深入的資訊。例如,當水域中營養鹽濃度升高,浮游藻類的種類與數量會發生變化,PCII正是透過這些變化來評估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
提升治理富營養化的成本效益
富營養化是全球沿海地區面臨的共同挑戰,過量的營養鹽輸入會導致藻華爆發,進而引發缺氧、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問題。傳統治理方法往往耗資巨大,且效果難以量化。PCII的應用則能優化沿岸或河口區水域富營養化風險的評估,幫助決策者更精準地識別問題區域,制定針對性措施。環保署已將PCII應用於評估本港海域的富營養化狀況,並透過專題網頁及《2024年香港海水水質》年報公開相關監測數據,供公眾與學界參考。這種透明化的做法不僅提升了治理的科學性,也增強了公眾對環境保護工作的信任。
國際交流與未來展望
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工作坊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PCII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應用案例。與會者分享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富營養化治理方面的經驗,並就如何進一步優化PCII的評估模型展開深入討論。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其在海洋生態評估領域的創新實踐,不僅為本地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全球沿海城市提供了寶貴借鑒。未來,隨著PCII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推廣,相信將有更多地區受益於這種科學、高效的治理方法。
總結而言,PCII的應用標誌著海洋生態評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它不僅提升了富營養化治理的科學性與成本效益,也為全球沿海地區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香港在這一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實踐,展現了其作為國際城市的責任與擔當。展望未來,期待PCII技術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