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家移民管理局近期宣布一系列支持擴大開放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香港作為國際人才高地的地位迎來了新的強勁動力。這些政策包括人才簽注適用範圍的擴大以及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深化,為香港吸引更多來自內地及全球的優秀人才提供了便利條件,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在國際人才流動中的樞紐地位[3][5]。
中央政策的賦能為香港打造國際人才高地注入了強大推動力。自2023年2月人才簽注試點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實施以來,政策逐步擴展至北京、上海,並於今年11月5日起涵蓋長三角、京津冀全域及所有自由貿易試驗區,顯示出國家對促進人才雙向流動的高度重視。截至目前,已有超過7.4萬人次持簽注訪港,這不僅便利了人才交流,也促進了香港與內地在科技、產業等多領域的深度合作[3]。這種多元背景和專業領域人才的匯聚,將激發創新思維的碰撞,為香港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長期以來依靠其獨特的制度優勢和開放環境吸引全球人才。中央政策的支持不僅體現在人才簽注的便利化,還包括過境免簽政策的深化,這使得人才流動更加靈活便捷,有助於香港在全球人才競爭中保持優勢。此外,這些政策與國家“十四五”及“十五五”規劃中強調的高水準對外開放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相呼應,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4][6]。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憑藉中央的政策賦能,正積極承擔起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角色。隨着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香港不僅是國際人才的集聚地,更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橋樑。中央政策的支持使香港能夠更好地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促進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和資源,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2][4]。
展望未來,隨着人才簽注政策的持續優化和跨境人才流動的便利化,香港有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人才樞紐的地位,成為內地企業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總部中心。這不僅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也將在“一國兩制”實踐中展現新的成功典範,實現香港與國家發展的同頻共振和互利共贏[3][2]。香港社會各界應積極把握這一歷史機遇,深化與內地的合作,推動人才、資本和技術的高效流動,為香港的長遠繁榮穩定奠定堅實基礎[7]。
總結而言,中央政策的賦能不僅為香港國際人才高地注入了強大動力,也為香港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獨特優勢提供了堅實保障。隨着人才政策的持續深化和國家戰略的推進,香港將在全球人才競爭和科技創新中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3][4][9]。未來,香港應繼續發揮其國際化、多元化的優勢,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為成為國際人才高地和全球創新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bau.com.hk
[3] zijing.com.cn
[4] zijing.com.cn
[5] bau.com.hk
[6] bau.com.hk
[7] www.ts.cn
[8] bau.com.hk
[9] zijing.com.cn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