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最新發布的《2025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中,排名全球第四位,較去年再提升三位,顯示本港在數碼經濟和創新科技領域的競爭力持續增強。這一成績不僅肯定了香港作為全球數碼經濟重要樞紐的地位,也反映出政府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協作,促進創科發展的成效。本文將從香港數碼競爭力的具體表現、政府策略及未來展望三方面進行探討。
香港數碼競爭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三大因素:科技、知識及準備程度。根據IMD報告,香港在「科技」和「知識」兩項指標分別穩居全球第三位和第五位,顯示本港在技術創新和知識資源方面具備強大實力[1][2]。特別是在子因素中,香港的「技術框架」及「適應態度」排名全球第一,反映出香港擁有完善的數碼基礎設施和靈活的市場環境,能迅速適應新技術和市場變化。此外,「人才」及「培訓和教育」亦位列全球前五,顯示香港在培育數碼人才和推動教育改革方面成效顯著,為未來數碼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2][3]。
政府在推動數碼競爭力提升方面,強調「政產學研投」的緊密協作。特區政府致力完善創新科技建設策略,依托三大創科園區和五大研發機構,打造多元化的創科生態系統[2]。這種跨界合作模式不僅促進了科研成果的轉化,也加強了產業與學術界的聯繫,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政府發言人指出,香港同時擁有國家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加上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和低稅制,吸引了大量企業、人才和資金匯聚,進一步鞏固了香港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2][5]。
在人工智能(AI)領域,香港亦積極把握機遇,推動相關技術和人才培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香港預計今年底整體算力規模將增至約5000 PFLOPS,為科研和應用提供強大支撐[1][3]。多間本地大學已開設人工智能相關課程,並有五所大學在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學科躋身全球前50,顯示香港在培育未來數碼人才方面具備國際競爭力[1][3]。這不僅有助於推動本地創科產業升級,也為香港在全球數碼經濟中占據領先地位奠定基礎。
綜合來看,香港數碼競爭力排名躍升至全球第四,反映出本港在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綜合優勢。政府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協作,完善創科生態系統,並把握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機遇,為香港未來的數碼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展望未來,香港需繼續深化跨界合作,提升數碼基礎設施和人才培養質量,並善用國家和國際雙重機遇,鞏固並提升其在全球數碼競爭中的領先地位,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智慧城市典範。
資料來源:
[1] news.rthk.hk
[2] www.hk01.com
[3] www.hkcd.com.hk
[4] n.kinliu.hk
[7] m.hkej.com
[8] www.news.gov.hk
[9] finance.sina.cn
Powered By YOHO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