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出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骗局,涉及虚假的顺丰取件短讯。这些短讯居然还带着认证,让市民感到迷惑。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解析和提醒。
背景:短讯发件人登记制度
2023年,通讯事务管理办公室推出了“短讯发件人登记制度”,旨在提高短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已经注册的公司或机构发送短讯时,发件人名称会显示为“认证”标志,方便市民识别真伪。
骗局手法
骗子利用这一点,发送虚假的顺丰取件短讯,内容称包裹地址不完整,要求市民点击链接更新地址。这些短讯的发件人名称与真实的顺丰速递相同,让市民误以为是真实信息。
疑点一:用词不当
在这些骗局短讯中,使用了“派件小哥”这种过于随意的用词,在官方信息中很少见。这一点引起了网民的怀疑。
疑点二:超链接网址异常
短讯附带的链接网址与顺丰官方网站不同,有网民发现这些网址是最近才注册的。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些短讯的可疑性。
通讯办的回应
通讯办表示,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使用非法无线电干扰器发送这些信息。目前,通讯办正在与电讯商和警方合作进行进一步调查。
专家分析
香港信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指出,骗子可能使用“伪基站”技术发送这些短讯。这种技术可以拦截通讯,发送伪造的短讯,包括修改发送人名称。
提醒市民
市民收到任何短讯时,应保持高度警惕。无论短讯是否显示认证标志,都不应轻易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资料,以免受骗。
结论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无论短讯是否具备认证,市民都应保持警惕,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同时,通讯办和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监管和防范措施,以保护市民的权益。
相关资讯来源:
[1] www.hk01.com
[4] www.hk01.com
[5] vocu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