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居屋開售了!啟欣苑MiC組裝房,合成建築禁改廚廁,已有74單位訂下

引言

隨著香港的城市發展和住房需求的增加,政府推出了多項居屋計劃,其中的啟欣苑便是最新的項目之一。隨著新居屋的開售,卻引發了不少關於廚廁不可改動的規定討論,令購房者和業主倍感困惑。這些預製組件的限制究竟對於居民的居住體驗和建築設計意味著什麼?我們將在下面深入探討。

啟欣苑:新形狀的住房模式

根據最新消息,啟欣苑的居屋計劃將於2024年開售,該計劃所採用的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以其快速和經濟的優勢受到政府的推崇。不過,這一模式的特殊性在於,業主不得隨意改動單位的廚房和廁所,這一限制引起了不少業主的不滿。

在啟欣苑的設計中,廚房和廁所均被視為立體預製組件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如果業主想要進行改建,將會面臨激烈的挑戰。這一決策的背後,是出於保障結構安全和降低日後維修困難的考量。然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業主的改建自由,無疑使部分人對居住環境感到受限。

為什麼這一限制引起了激烈反響?

許多選擇在啟欣苑購房的家庭,最希望能夠在自己的空間內進行個性化的裝修。然而,這一規定卻讓他們感到被束縛。根據報導,至2023年3月11日,已經有74宗撻訂單位的出現,反映了業主對於設計偏好的不滿。

「為啥我不能改動圖好一點的廚房設計?」這是許多購房者心中的疑問。實際上,這不只是單純的設計問題,還涉及到居住時的舒適感及使用效率。在一個小空間中,合適的設計可以顯著提升居住質量,而不單止是基於美觀的需求。

與此同時,社會對於如何進行公營房屋和居屋的設計及建設方法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評論認為,政府在設計上的考量過於保守,缺乏對居民需求的理解與關注。

政府的考量與居民的反應

政府的政策一般綁定於實際的法規和技術要求。許多官員和建築專家表示,這一限制的確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保證建築的整體結構強度,並降低後期的維修費用。然而,這是否忽視了居民在使用空間後的個性化需求呢?

不少業主在了解政策後表示失望,質疑政府品牌推廣的良好形象是否真的是從居民本位出發。根據一次調查,很多居民表示,即使知道無法改動廚廁,仍然選擇購買啟欣苑的住房,因為這是目前市場上一個難得的選擇。這一矛盾的預期反映了香港目前住房市場的焦慮與矛盾。

結尾

在城市住房問題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啟欣苑的居屋計劃代表著政府對於住房供應問題的努力。然而,對於改動廚廁的禁令卻引發了空間設計自由和安全結構之間深刻的辯論。未來,或許政府需要重新評估這類規定,以更好地平衡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公共安全。

從另個層面看,這一事件也促使我們反思對於建築設計的思考。作為居住者,擁有對自己空間的掌控權無疑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希望政府在政策上能有所調整,讓居民能在安全的前提下,享有個性化和舒適的居住環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讓居住於此的居民感受到家的溫馨與自由。

資料來源:
居屋2024將開售│啟欣苑MiC組裝合成建築禁改廚廁已錄74 …
啟欣苑: 新居屋禁廚廁改動!?
胡國威專欄|新居屋禁改廚廁,為何引來迴響?
– [啟欣苑預製廚廁業主未能拆牆撻訂何永賢 – 星島日報](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2053313/%E5%8D%B3%E6%99%82-%E6%B8%AF%E8%81%9E-%E5%95%9F%E6%AC%A3%E8%8B%91%E9%A0%90%E8%A3%BD%E5%BB%9A%E5%BB%81%E6%A5%AD%E4%B8%BB%E6%9C%AA%E8%83%BD%E6%8B%86%E7%89%86%E6%92%BB%E8%A8%82-%E4%BD%95%E6%B0%B8%E8%B3%A2-%E7%84%A1%E9%A0%90%E4%BD%8F%E6%88%B6%E6%8B%86%E7%89%86-%E6%9C%83%E6%8C%81%E7%BA%8C%E6%AA%A2%E8%A8%8E%E4%B8%8D%E5%90%8C%E8%A8%AD%E8%A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