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能源效率新標準,周五公布,每年省五億度電

在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各地的能源政策愈發受到關注。香港作為一個發達城市,其能源消耗的特徵及改變不僅影響本地的環保狀況,亦對全球的碳排放有所貢獻。有鑑於此,最近香港政府提出了《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草案》,旨在到2035年顯著提升建築物的能源效益,並節省大量電力資源。

引言

根據最新的數據,建築物的能源消耗在香港的總用電量中占據了近90%。這意味著,改善建築物的能源效益將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修訂草案如獲通過,預計到2035年,香港每年可額外節省約5億度電,相當於15萬個三人家庭的年用電量。這不僅能幫助減輕本地的電網壓力,還能對於全球凍結氫排放作出積極貢獻。

現狀分析

香港目前的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相對較舊,無法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需求。建築物的設計與運行方式是衡量能源效益的關鍵。政府修訂草案旨在擴大監管範圍,要求更多類型的建築物進行定期的能源審核,以提升其整體的能源效益。

根據環境及生態局的報告,修訂包括強制公開能源審核報告資料及縮短能源審核的周期,這將促使業主重視建築物的能源效益,並採取有效措施提升其性能。此外,這份草案的另一個亮點是要求新增9類建築物進行能源審核,這意味著政府對於業主的要求將變得更為嚴格。

修訂草案的影響

  • 節能潛力:根據預估,到2035年這些修訂將有助於每年節省約54億度電。此數字是根據過去數年香港建築物的用電量趨勢推算而來,相較於2015年版本的措施,改進效果預計將提升超過20%。
  • 經濟效益:這項政策的實施不僅能夠實現環保目標,還能在經濟上為業主帶來長期的益處。雖然前期投入可能會提高業主的經濟負擔,但從長遠來看的電費減少將顯著提高其經濟效益。此外,使用更高效的建築技術將可能提升物業價值,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
  • 鼓勵可再生能源使用:修訂草案還強調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重要性。政府計劃在2035年前,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7.5%至10%,進一步配合現有的節能計劃,期待長期降低香港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 結尾

    透過這次的《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草案》,香港不僅樹立了一個環保的里程碑,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參考範例。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提升,政府的這一舉動預示著未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巨大潛力。若順利實施,不僅能顯著降低電力消耗,還能為香港的環境質素改善與氣候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面臨未來挑戰的道路上,香港有望成為推動可持續城市發展的引領者,藉由這些改變,讓更美好的環境成為可能。

    參考資料

    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草案周五刊憲料2035年可額外每年省 …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就建議修訂 …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建議修訂《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第 …
    新版《屋宇裝備裝置能源效益實務守則》和《建築物能源審核 …
    政府擬修訂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要求多9類建築物須作能源審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