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贊工程費被追回 梁唐需賠逾6.3萬元

近年來,香港社會企業的發展備受關注,其中由前特首梁振英夫人梁唐青儀發起及贊助的慈善機構「齊惜福」亦積極參與。然而,近日「齊惜福」卻捲入一宗工程費用爭議,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一間建築公司指控「齊惜福」拖欠工程費用,涉及金額達21.7萬港元,梁唐青儀一方則反指工程未完成,並提出反申索,金額達22.5萬港元。此事件不僅涉及金錢糾紛,更牽涉慈善機構的運作及公眾形象,值得深入探討。

工程費爭議始末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涉案工程主要為「齊惜福」的辦事處裝修工程。建築公司聲稱已按合約完成工程,但「齊惜福」拒絕支付尾款。梁唐青儀一方則表示,工程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未按照合約完成、設計圖則不清晰等,導致工程延誤及產生額外損失,因此拒絕支付尾款並提出反申索。雙方各執一詞,令事件陷入僵局。

爭議焦點與法律程序

此案的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工程是否已按合約完成?其次,設計圖則是否清晰明確?第三,工程延誤的責任歸屬?為了釐清事實,雙方均已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爭議。案件已進入小額錢債審裁處進行審理,預計將通過法庭的調查及證據呈現,最終作出裁決。在此過程中,雙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證據,例如合約、設計圖則、工程進度報告、付款記錄等,以支持各自的立場。

事件對「齊惜福」的影響

「齊惜福」作為一家慈善機構,其聲譽及公眾形象至關重要。此次工程費爭議無疑對其形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公眾可能會質疑「齊惜福」的財務管理能力、合約精神以及對待合作夥伴的態度。此外,此事件也可能影響公眾對慈善機構的信任度,進而影響捐款意願。因此,「齊惜福」需要積極應對此次事件,盡快解決爭議,並加強內部管理,以維護其聲譽及公眾形象。

總而言之,前特首梁振英夫人梁唐青儀贊助的「齊惜福」被追工程費事件,不僅是一宗商業糾紛,更牽涉到慈善機構的運作及公眾形象。事件的最終結果仍有待法庭裁決,但「齊惜福」應以此為鑒,加強內部管理,提升透明度,以重建公眾信任,繼續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也提醒其他社企及慈善機構,在進行工程項目時,務必謹慎處理合約事宜,以避免類似爭議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