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產署:八成市民未看侵權內容 防黑客入侵保資料

香港數據安全現狀:市民意識提升與黑客威脅並存

近年來,數據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從政府機構到私人企業,都面臨著網路攻擊和資料外洩的風險。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個人資料的保護和知識產權的維護顯得尤為重要。香港在這方面的情況如何?市民的保護意識是否有所提高?企業和政府又該如何應對不斷演變的網路威脅?

市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

根據香港知識產權署最新公布的「香港市民保護知識產權意識調查2024」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市民在過去一年內沒有瀏覽未經正式授權的網站或應用程式。這表明市民對於使用盜版內容的風險有所警覺,並更加傾向於支持正版渠道。市民不瀏覽侵權內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潛在安全風險的擔憂,例如擔心黑客入侵竊取個人資料。這反映了香港市民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意識正在逐步提高。

事實上,知識產權署一直致力於推廣尊重知識產權的文化。 早在2008年,相關報告就顯示,市民對知識產權署的宣傳活動認知程度不斷上升。持續的教育和宣傳,有助於提高公眾對保護知識產權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減少盜版行為的發生。 儘管如此,仍有少部分市民會購買盜版或冒牌貨品,顯示在消費者行為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企業和機構面臨的網路安全挑戰

儘管市民的保護意識有所提高,但資料外洩事件仍然頻發,企業和機構面臨的網路安全挑戰不容忽視。 近期發生的俊思集團系統遭黑客入侵事件,導致超過12.7萬名會員的個人資料外洩,再次敲響了數據安全的警鐘。 根據私隱專員公署的調查,這次事件是由於人為疏忽和缺乏足夠的網路安全措施所致。 駭客成功入侵四台伺服器和五個系統帳戶,竊取了68GB的資料,後果不堪設想。

資料外洩事故的增加趨勢也令人擔憂。 私隱專員公署的數據顯示,去年接獲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數量比前年大幅增加近五成。 這些事故不僅涉及私營機構,也包括公營機構,反映了各個領域都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網路安全挑戰。 私隱專員鍾麗玲早前指出,個人資料在市場上具有價值,預計資料外洩事故將繼續上升。

此外,政府部門也面臨著網路攻擊的威脅。 雖然數字政策辦公室表示,過去三年接獲的政府資訊科技系統遭受勒索軟件攻擊的通報中,沒有導致資料外洩,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掉以輕心。 近期有報導指出,有政府網頁懷疑被黑客入侵,並被篡改成可疑連結,引導瀏覽者訪問惡意網站。 這些事件提醒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加強網路安全防禦。

加強數據安全防護的必要性

面對日益複雜的網路安全威脅,香港需要採取更全面的措施來加強數據安全防護。 首先,企業和機構應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員工的網路安全意識,定期進行安全培訓,並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 此外,還應加強網路安全技術的投入,採用先進的防禦工具和技術,例如入侵檢測系統、防火牆和數據加密技術,以保護敏感資料的安全。

政府方面,除了加強對政府資訊系統的保護外,還應加強對企業和機構的監管,確保其遵守相關的數據保護法律法規。 同時,應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共同應對跨境網路犯罪活動。

總而言之,在數位時代,數據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 香港需要不斷提升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加強市民的保護意識,才能有效地應對日益嚴峻的網路安全挑戰,確保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