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25|中文閱讀:內地蔣方舟、台灣柯裕棻文章現身

DSE 2025 中文科閱讀卷分析與備考策略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中文科的閱讀卷,向來是考生們備考的重點。閱讀卷不僅考驗學生對指定篇章的理解,更著重於評估其課外閱讀能力、歸納分析以及批判性思考。隨著2025年DSE的臨近,瞭解閱讀卷的出題趨勢、文章選材方向以及有效的備考策略至關重要。

閱讀卷文章選材趨勢

近年來,DSE中文科閱讀卷在課外篇章的選材上,展現出更加多元化的趨勢。根據香港01的報導,2025年的閱讀卷選用了中國大陸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以及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更遠的地方》。這顯示考評局在選材上,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學性和思想性,同時也反映了對不同地域作家作品的關注。

除了選材地域的擴展,文章主題也日趨生活化和日常化。XES Education指出,Part A的題型變化較大,出題亦比較日常化,由看圖說故事到信件都可能出現,這要求學生需要準備不同文體,並具備從日常素材中提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除了閱讀經典名著,也應關注當代作家的作品,以及與生活經驗相關的文章,以提升應試能力。

閱讀理解與答題技巧

DSE中文科閱讀卷不僅考驗學生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理解文章的能力和答題技巧。星島日報的文章指出,在2023年的卷一中,有題目需要同學根據文章的描寫,歸納村落的氣氛。有些同學以文中「有的門半掩」為理由,推論村落存在盜竊等元素,但實際上文章並未提及相關內容。這提醒考生,在答題時要緊扣原文,避免過度推論和主觀臆斷。

因此,在備考過程中,學生需要培養精準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要仔細閱讀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結構和作者的觀點。其次,要學會分析文章的細節,例如人物的描寫、情節的發展、以及修辭手法的使用。最後,要根據題目要求,從文章中提取相關信息,並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進行概括和分析。

範文複習與應試準備

除了掌握閱讀理解和答題技巧外,熟悉DSE中文科的範文也是備考的重要環節。雖然考評局強調範文並非考試的全部,但範文中的知識點、寫作技巧和思維方式,對於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尚研閱(DSEssential)中文補習在Facebook上分享了2025 DSE中文範文的出題趨勢,建議學生可以參考2018-2024年間甲部範文的出題情況,有助於更有效地溫習。此外,AfterSchool也推出了針對DSE中文科的《終極雙卷超精讀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提升學術閱讀和理解能力,涵蓋從文學作品到科學文章等多種主題,讓學生在多元背景下提升語言技巧。

總之,DSE中文科閱讀卷的備考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需要考生在閱讀量、理解能力、答題技巧和範文複習等多個方面下功夫。通過廣泛閱讀、精準理解、勤加練習和有效備考,相信每一位考生都能在DSE中文科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