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應樺:職能不同,合併新聞處與港台未必有效」
香港電台與新聞處合併的爭議:效率與職能的權衡
香港電台(港台)作為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一直以來在香港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來,關於港台與政府新聞處職能重疊的討論不斷出現,有意見提出將兩者合併,以達致更有效的資源運用。這一提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涉及效率、職能差異以及公共廣播的獨立性等多重考量。
職能差異與合併的挑戰
香港電台與政府新聞處在職能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港台的主要職責是提供多元化的廣播服務,包括新聞、資訊、教育和娛樂節目,旨在服務香港市民,反映社會多元意見。另一方面,政府新聞處則專責推廣香港形象,對外發布政府資訊,以及協助政府部門處理公共關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指出,港台是本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而新聞處則專責推廣和建立本港形象,兩個部門的主要職系分別是節目主任職系和政府新聞主任職系,兩者在經驗、技能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合併未必能達到有效的開源節流。
儘管如此,部分人士認為港台與新聞處在資訊發布和公共宣傳方面存在職能重疊,特別是在官方資訊的傳播上。議員葉劉淑儀亦曾質疑港台與新聞處職能重疊,認為港台的節目製作和新聞報導有時與政府宣傳難以區分。這種觀點認為,合併可以避免資源的重複投入,提高政府運作的效率。
公共廣播的獨立性
除了效率考量外,港台的獨立性也是討論合併問題時需要重視的方面。作為公共廣播機構,港台需要保持編輯自主,不受政府干預,以確保其能夠提供公正、客觀的新聞報導和多元化的節目內容。如果港台與新聞處合併,可能會削弱其獨立性,使其在節目製作和新聞報導方面受到更多政府的影響,這將對香港的言論自由和資訊流通產生負面影響。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表示,港台及新聞處雖然同為政府部門,同樣負責發放資訊,但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其運作有其特殊性,需要確保其編輯自主和節目多元化。他強調,政府會繼續支持港台履行其公共廣播的職責,並確保其在資源和運作上的獨立性。
未來發展與合作
儘管合併存在挑戰,港台與新聞處可以在其他方面加強合作,例如在資訊共享、技術交流和人才培訓等方面。透過合作,兩個部門可以更好地利用資源,提高工作效率,並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港台也可以加強與中國內地及「一帶一路」廣播機構的合作,推廣香港的形象,並促進文化交流。
總而言之,香港電台與新聞處合併的問題涉及效率、職能差異和公共廣播的獨立性等多重考量。雖然合併可以節省資源,但需要謹慎評估其對港台獨立性的影響。在未來,港台與新聞處可以在保持各自獨立性的前提下,加強合作,共同為香港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