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頒布35周年:香港的定海神針與未來展望
今年是《基本法》頒布35周年,這部憲制性文件對於香港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不僅確立了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獨特地位,更保障了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市民的各項權利與自由。值此重要時刻,回顧《基本法》的歷史與實踐,展望香港的未來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基本法》:香港的基石與保障
《基本法》作為香港的憲制性文件,為香港的法律體系和社會制度奠定了基礎。它明確規定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除了國防和外交事務外,香港擁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這些權力的保障,使得香港能夠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保持其獨特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指出,《基本法》給予香港權力及責任,在「一國兩制」下使香港穩步向前,發揮優勢再創高峰。《基本法》不僅是香港的法律基石,更是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持續發展的保障。它確保了香港能夠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保持其獨特性和競爭力。
法律體系健全:國安法填補短板
近年來,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面臨新的挑戰。為此,香港特別行政區制定了《香港國安法》,以填補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短板。這部法律旨在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確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一國兩制」的實踐需要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前提下進行,而健全的法律體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
《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對於恢復社會秩序、保障市民的合法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曾表示,國安法等填補法律短板,立竿見影地令香港回復穩定。這也為香港未來的發展創造了更加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國兩制」:兼顧國家與香港利益
「一國兩制」是中國政府為解決香港問題而提出的獨特構想。它既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主權,又充分考慮了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保障了香港的獨特性和優勢。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可以繼續保持其自由港的地位,發展國際貿易和金融事業,同時也需要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中也提到「一國兩制」蘊含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表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方案,也是一種具有普世意義的治理模式。如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一國兩制」,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和香港的利益,是我們需要持續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展望未來:穩步前行再創輝煌
《基本法》頒布35周年,既是對過去成就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機遇。香港可以繼續發揮其在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發展戰略,實現自身的繁榮和進步。
同時,香港也需要不斷適應新的形勢和挑戰,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合作,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改善民生福祉,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穩步前行,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