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近期罕見露面,並以特別嘉賓身份透過視像見證李嘉誠基金會向香港大學醫學院捐贈肝癌治療儀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項捐贈不僅體現了李嘉誠對慈善事業的持續投入,更重要的是,捐贈的儀器代表著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為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此次捐贈的儀器名為Histotripsy系統,這是一套突破性的超聲波組織碎化技術,其無創、無輻射、無痛的特性,為傳統肝癌治療方式帶來了革新。
李嘉誠對此項技術的評價極高,他表示聽到這項神奇的技術可以為癌症病人帶來無痛、高效、負擔得起的選擇時,內心十分興奮。他相信這項技術不僅能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更能在不同治療領域得到應用,惠及更多患者。事實上,Histotripsy系統已獲得美國FDA批准面市,但目前僅在美國銷售,香港將成為亞洲首個引入此項技術的地區,這無疑將提升香港在肝癌治療領域的地位。港大醫學院獲捐贈的Edison儀器,預計將於9月開始為病人提供最新治療方案,首批參與臨床試點的患者將受益於這項先進的技術。
然而,關於這批儀器的使用安排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有報道指出,李嘉誠基金會捐贈的三部新肝癌治療儀器,將主要在私立醫院使用,而非公立醫院。儘管最初的臨床試驗計劃是在瑪麗醫院進行,為40名病人提供免費治療,但長期來看,私立醫院的使用可能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影響到更多有需要的患者。目前,儀器仍在瑪麗醫院進行臨床試點,研究計劃仍在進行階段,但未來的使用方向仍需進一步明確。這種情況引發了社會對於醫療資源分配的討論,以及如何確保所有患者都能公平地獲得先進醫療技術的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Histotripsy系統的原理是利用精準的超聲波能量,將癌細胞分解成碎片,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相較於傳統的肝癌治療方法,如手術、化療和放療,Histotripsy系統具有更高的精準度和更低的副作用。這對於那些不適合手術或對化療、放療反應不佳的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此外,由於該技術是非侵入性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無需承受手術的痛苦和風險,恢復時間也更短。李嘉誠基金會此次的捐贈,不僅為香港的肝癌治療帶來了新的選擇,也為全球的醫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數據。
總而言之,李嘉誠基金會向港大醫學院捐贈Histotripsy系統,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這項技術的引入,為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香港的醫療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然而,在推廣和應用這項技術的過程中,也需要關注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確保所有患者都能受益於科技進步帶來的福祉。李嘉誠的善舉,不僅體現了他對社會的責任感,也為其他慈善家樹立了榜樣,鼓勵更多人投入到醫療事業中,共同為人類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