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近期多次強調人工智能(AI)對教育的深遠影響,並指出AI將重塑教育的未來,教師的角色也因此需要轉型,積極推動數碼轉型發展。這不僅是香港教育界,乃至全球教育領域共同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如何將AI帶來的挑戰轉化為機遇,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與技能,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
AI驅動下的教育變革
施俊輝副局長明確指出,發展數字教育的重點在於如何運用AI輔助教學。這意味著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思考教學模式,將AI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例如,AI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輔導,實現精準教學。此外,AI還可以自動批改作業、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亦指出,數字教育的重點在於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涵蓋了利用數字工具進行學習、創造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如何使用電腦或手機,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使他們能夠在數字時代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教師角色轉型與專業發展
AI在教育中的應用,必然會對教師的角色產生深刻的影響。傳統的教師主要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AI的出現,使得知識獲取變得更加容易。因此,教師的角色需要轉型為學習引導者、知識策劃者和學習促進者。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的數碼素養,才能更好地利用AI技術輔助教學。施俊輝副局長也強調,加強教師的數碼素養及專業培訓是首要工作之一,鼓勵教師以開放心態擁抱創新,積極學習新科技,與時並進,推動教學持續發展。教師網- Teacher Net的文章也探討了AI時代教師應具備的技能,強調教師需要具備深層人工智能與推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香港教育數字化的策略與展望
為推動教育數字化,香港政府已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大力推動數字教育。政府計劃在年中首次舉辦國際高峰會,匯集全球教育專家,共同探討AI在教育中的應用。這表明香港政府對教育數字化高度重視,並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借鑒先進經驗。然而,教育數字化並非一蹴而就,仍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如何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平等地獲得數字教育資源,如何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如何防止AI技術被濫用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教育界、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此外,還需要關注AI技術的倫理問題,確保AI在教育中的應用符合道德規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AI對教育的影響是深遠而廣泛的。香港教育界應積極擁抱AI,將其視為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工具。通過加強教師培訓、完善數字教育基礎設施、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規,我們可以充分發揮AI的優勢,推動香港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同時,我們也應保持警惕,關注AI技術帶來的潛在風險,確保教育數字化能夠真正惠及每一位學生,為香港的社會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