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聞處去年贊助55位貴賓訪港,耗資約250萬元,此舉引發社會關注。這些貴賓來自政商學界、文藝、科技、國家團體及智庫等不同領域,其訪港目的和影響,以及政府贊助貴賓訪港計劃的整體效益,值得深入探討。
政府新聞處透過「貴賓訪港計劃」邀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來港交流,旨在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促進經濟發展,並加強與各國及地區的聯繫。根據立法會的資料顯示,政府新聞處轄下的探訪事務組負責統籌該計劃。例如,2024年4月的香港國際創科展,便吸引了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貴賓參與,顯示該計劃在推動香港作為國際創科樞紐方面發揮了作用。
贊助貴賓訪港的費用主要用於支付他們的交通、住宿和餐飲等開支。政府強調,這些贊助旨在吸引具有影響力的國際人士來港,並向他們展示香港的最新發展和優勢。然而,部分人士質疑此舉是否合理,認為政府應將資源用於更迫切的民生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贊助對象的多樣性,涵蓋了政商學界、文藝、科技等不同領域,反映了政府希望在多個層面拓展香港的國際聯繫。
除了經濟效益,貴賓訪港計劃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價值。透過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貴賓互動,香港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促進文化交流,並提升香港的國際聲譽。例如,在2025年上半年,香港將舉辦一系列盛事,包括藝術展覽、體育賽事和文化節慶等,這些活動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參與,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國際關注。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已共同主持記者會,公布相關年表,顯示政府對此的重視。
然而,在推行貴賓訪港計劃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透明度和公眾參與。政府應公開贊助對象的詳細信息,並說明贊助的目的和預期效益,以增強公眾的信任和支持。此外,還應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定期評估該計劃的成效,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調整和改進。
展望未來,隨著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貴賓訪港計劃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政府應不斷完善該計劃,使其更加高效、透明和具有針對性,為香港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同時,也應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和協調,確保該計劃能夠得到廣泛的理解和支持。此外,在全球局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香港更應積極拓展國際聯繫,吸引更多具有影響力的國際人士來港交流,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創造更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