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擊關稅 美貨加稅34% 特朗普暗示他國「有得傾」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加徵34%關稅,立即引發中國強烈反擊。中國方面宣布將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徵同等比例的關稅,並採取多項反制措施。此舉不僅加劇了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也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樞紐,也受到此次關稅風暴的波及,其一把手蘇林與特朗普的電話會談,更為事件增添了新的變數。本文將深入探討此次關稅戰的背景、中國的反擊策略,以及對越南等其他國家可能造成的影響,並分析未來發展趨勢。

中美關稅戰的背景與導火線

此次關稅戰的爆發並非偶然,而是中美長期貿易摩擦的累積結果。特朗普政府一直以來都指責中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例如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以及巨額貿易逆差等。為了縮小貿易逆差,保護美國國內產業,特朗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此次特朗普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關稅,標誌著其貿易政策的進一步升級。他聲稱此舉旨在保護美國產業,並迫使其他國家與美國進行「公平貿易」。然而,這一舉動卻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擔憂,許多國家擔心這將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阻礙全球經濟增長。中國作為受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迅速採取反制措施,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以維護自身利益。

中國的反擊策略與多管齊下

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中國並未坐以待斃,而是採取了多管齊下的反擊策略。除了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之外,中國還採取了其他措施,例如:

  • 擴大進口來源: 中國積極尋求替代進口來源,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例如,中國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合作,擴大進口範圍。
  • 支持國內產業: 中國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國內產業的發展,提高其競爭力。例如,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升級。
  • 深化國際合作: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談判,推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維護多邊貿易體系。
  • 採取法律手段: 中國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以尋求解決貿易爭端。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反擊策略並不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還包括外交和政治層面。中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向美國表達強烈不滿,並呼籲美國回到理性談判的軌道。

越南的處境與特朗普的策略意圖

在這次關稅戰中,越南的處境尤為特殊。由於越南的勞動力成本較低,且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成為許多企業轉移生產基地的目的地,尤其是那些希望規避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企業。然而,特朗普政府也對越南採取了關稅措施,加徵了高額關稅,這使得越南面臨嚴峻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一把手」蘇林與特朗普的電話會談,暗示著特朗普可能試圖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籌碼,迫使越南在貿易政策上做出讓步。特朗普在會談中表示「非常有成效」,意味著其他國家的關稅也許「有得傾」。這表明特朗普政府可能願意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以達成其貿易目標。

根據BBC的報導,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史蒂芬·奧爾森指出,「越南顯然是(特朗普的)目標,因為它是中國先前規避關稅的管道。」這也解釋了為何特朗普對越南徵收高關稅,旨在阻止企業通過越南轉口商品來規避關稅。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表示,香港廠商及美國企業目前仍在觀望,顯示此次關稅戰對企業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然而,學者們普遍認為,部分美貨短期內或會轉銷香港,廠商會也計劃拓南美帶路市場,並建立聯盟以對抗美國的壓力。

總而言之,中美關稅戰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涉及中美兩國,也波及到全球貿易格局。中國的反擊策略表明其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而越南的處境則反映了此次關稅戰的複雜性。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走向,以及其他國家如何應對關稅戰的挑戰,都將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