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積極發展郵輪經濟,並將啟德體育園納入重要的發展策略之中。多項跡象顯示,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業務正帶動體育園商圈的發展,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推動郵輪旅遊,並取得顯著成效。上月已有17艘國際郵輪訪港,預計未來仍有更多郵輪選擇香港作為母港。這種趨勢的背後,不僅是香港地理位置的優勢,更是政府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結果。根據碼頭船期表,本月至少還有10艘郵輪訪港,顯示出香港郵輪市場的蓬勃發展。
啟德郵輪碼頭與體育園的地理位置相近,僅需車程5分鐘即可直達,這為兩者之間的協同效應提供了絕佳的條件。香港旅遊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啟德碼頭與體育園的結合,將有助於化解啟德碼頭早前因交通不便而引發的問題。透過優化交通連接,遊客可以更便捷地往返郵輪碼頭與體育園商圈,從而提升整體旅遊體驗。
郵輪旅遊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不容小覷。特別是,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旅客,相較於過境旅客,其平均消費額通常高出一到兩倍。這意味著,只要香港能夠吸引足夠的郵輪旅客,就能為本地經濟帶來更大的效益,並吸引更多郵輪公司將香港視為重要的母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也指出,今年抵港的郵輪數量與疫情前相若,顯示香港郵輪業正在逐步復甦。
然而,在發展郵輪經濟的同時,也需要正視一些挑戰。例如,如何提升郵輪碼頭的運營效率,確保接駁交通的順暢,以及如何開發更多與郵輪旅遊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此外,啟德體育園的定位也備受關注。部分議員憂慮體育園可能淪為郵輪碼頭2.0,失去其原有的體育和文化功能。因此,在規劃和建設啟德體育園時,需要充分考慮其多功能性,確保其既能滿足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的需求,又能與郵輪旅遊相輔相成。
值得注意的是,啟德郵輪碼頭現有營運商的合約將於2028年屆滿,特區政府將在今年招標。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表示,新合約除了會要求投標的營運商承諾增加郵輪停泊量外,還會考慮其他因素,以確保啟德郵輪碼頭能夠更好地服務香港的郵輪產業發展。
展望未來,香港郵輪經濟的發展前景廣闊。透過持續優化郵輪設施,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以及積極推廣香港的旅遊資源,香港有望成為亞洲重要的郵輪樞紐。同時,啟德體育園的建設也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不僅能提升香港的體育和文化水平,還能為郵輪旅客提供更多元的旅遊體驗。政府應繼續審慎規劃,平衡各方利益,讓啟德體育園真正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