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本法35周年:譚耀宗談《基本法》與國家支持的經濟奇蹟

《基本法》在香港行之有效,經濟成就與國家支持密不可分

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基本法》一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也是確保香港繁榮穩定的關鍵。今年適逢《基本法》頒布35周年,各界紛紛回顧其在香港的實踐與影響。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指出,《基本法》在香港行之有效,帶領香港創造了許多經濟成就,而這些成就背後實質上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這不僅是對《基本法》本身價值的肯定,也突顯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的重視與支持。

《基本法》為香港回歸奠定堅實基礎

《基本法》的頒布實施,為香港回歸後的政治、法律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自回歸之日起,香港結束了英國的憲法秩序,同時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秩序之內。這意味著香港在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同時,也與國家憲法框架相連接,確保了香港的政治穩定和法律的連續性。這種獨特的制度安排,既保障了香港的自由和繁榮,也維護了國家主權和安全。此外,《基本法》明確規定了香港的行政、立法、司法體制,為香港的政治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例如,香港的立法會選舉制度、行政長官的產生方式等,都受到《基本法》的規範。

《基本法》保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經濟發展與國家息息相關

《基本法》不僅在政治和法律層面為香港提供了保障,也在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其經濟的繁榮與國家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譚耀宗強調,香港的經濟成就離不開國家的支持。事實上,自回歸以來,國家在各方面都給予了香港大力支持,包括在金融、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以及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幫助。例如,港珠澳大橋的建成,不僅縮短了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距離,也促進了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融合。此外,國家還推出了一系列惠港政策,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例如,允許香港居民在內地投資、創業,以及放寬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資金流動限制等。這些政策都有助於香港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基本法》與香港的未來發展

回顧《基本法》的35年實踐,我們可以看到它在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香港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落實《基本法》,是香港社會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對《基本法》的學習和宣傳,提高全體市民的憲法意識。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基本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應用,為香港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展望未來,香港將繼續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重要作用。相信在《基本法》的指引下,香港一定能夠克服困難,抓住機遇,實現長期繁榮穩定。同時,也需要持續關注香港的民生問題,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