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版《魔髮奇緣》遭遇票房危機 白雪公主失利後或停拍

迪士尼近期推出的真人版電影《白雪公主》在全球範圍內遭遇票房滑鐵盧,不僅評價兩極,票房成績也遠不如預期。這起事件引發了業界對於迪士尼真人版策略的質疑,並傳出迪士尼可能暫停開發其他真人版電影的計畫,其中最受關注的便是真人版《魔髮奇緣》(Tangled,又譯:長髮公主)。

《白雪公主》的票房失利,與選角爭議脫不了關係。由金球獎影后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主演,卻因其形象與傳統白雪公主的設定差異過大,引發部分觀眾的不滿。此外,電影在劇情和呈現方式上也偏離了經典動畫的風格,未能獲得廣大觀眾的認可。據估計,《白雪公主》預計將迎來1至2億美元的虧損,這對於迪士尼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迪士尼過去幾年積極推動經典動畫的真人化,例如《小美人魚》、《獅子王》等,其中一些作品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但也有不少作品評價不佳,票房表現平平。此次《白雪公主》的慘澹票房,讓迪士尼重新審視了真人版策略的可行性。據《好萊塢記者報》報導,迪士尼影業擔心《白雪公主》的失敗會損害接下來一系列迪士尼真人版電影的發展,因此已經暫停了與真人版《魔髮奇緣》潛在主角的會面,無限期押後該片的開發。

除了《魔髮奇緣》之外,迪士尼還有其他多部真人版電影的計畫,例如《小飛俠》、《彼得潘》等。然而,在《白雪公主》的陰影下,這些計畫的未來也變得充滿不確定性。迪士尼需要重新評估市場需求和觀眾喜好,才能找到真人版電影的正確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AI技術的發展也對電影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AI生成的圖像和影片正在逐漸普及,甚至出現了能夠模仿宮崎駿風格的AI圖片,引發了對於動畫創作未來的討論。成大教授李忠憲指出,AI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對傳統動畫產業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導致未來不再需要宮崎駿這樣的動畫大師。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技術挑戰,迪士尼需要不斷創新和調整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除了真人版電影之外,迪士尼還可以探索其他發展方向,例如開發更多高品質的動畫作品,或者將經典IP與新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多獨特的娛樂體驗。

總而言之,《白雪公主》的票房失利不僅對迪士尼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更引發了對於迪士尼真人版策略的深刻反思。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迪士尼需要更加謹慎地規劃未來發展方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這起事件也提醒我們,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更應該重視作品的品質和文化價值,才能真正贏得觀眾的認可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