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宣布對多國徵收「對等關稅」,此舉不僅引發全球市場震盪,更被視為對其前任拜登政府印太戰略的公然撕毀。此項政策的推出,不僅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更可能為中國推動區域內自由貿易創造機會。同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對包括馬斯克、巴菲特等在內的多位富豪的身家造成了巨大衝擊,凸顯了其政策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特朗普此次的「對等關稅」政策,涵蓋了從印度、巴基斯坦到印尼、馬來西亞等眾多國家,對這些國家徵收高額關稅,實質上是對上一屆政府精心構築的印太戰略的全面否定。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旨在通過加強與區域內盟友的合作,共同應對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然而,特朗普的政策卻將美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推向緊張,削弱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正如香港01的報導所指出的,特朗普的新政策是對印太戰略的完全撕毀。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長期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延續。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開始對中國加徵關稅,試圖迫使中國在貿易問題上做出讓步。然而,這一舉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引發了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BBC的報導指出,特朗普對中國加徵關稅促使部分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至越南,導致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增長,而這些遷移至越南生產的企業,實際上仍以中國企業為主。這表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未能有效阻止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反而可能加速了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佈局。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對美國國內經濟產生了顯著影響。Yahoo財經的報導顯示,特朗普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大規模關稅,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美股大幅下跌,多位富豪身家縮水。例如,馬斯克的財富一日蒸發855億美元,而巴菲特則因其投資組合的良好表現而「躺著贏」。這種財富分配的不均,反映了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更甚者,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強硬譴責中國的報復關稅,並宣稱中國承受不起貿易戰,顯示其強硬的貿易態度和對中國的持續施壓。香港01的另一篇報導也指出,特朗普對亞洲多國徵收高關稅,是否意圖建立對華「正面防線」?這一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從長遠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為中國推動區域內自由貿易創造機會。丁奎松認為,美國將戰略重點針對中國,推進印太戰略布局,重提“在公平對等基础上推进双边贸易协议”,這為中國提供了在區域內加強貿易合作的空間。如果美國持續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中國可以抓住機會,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擴大區域內貿易,提升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正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分析所示,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以及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是對美國印太戰略的撕毀,也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項政策的推出,凸顯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也為中國推動區域內自由貿易創造了機會。未來,全球經濟的走向將取決於各國如何應對這一複雜的局面,以及如何尋求更加公平、開放和包容的貿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