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帶來不完美世界」:中媒AI歌曲與短片大揭密

中國媒體近期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製作歌曲和短片,以諷刺美國前總統川普及其政策,尤其針對其貿易關稅措施。此舉不僅引發國際關注,也反映出中美之間在資訊戰和輿論戰上的新動向。

自川普執政以來,其「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對全球貿易秩序造成了顯著衝擊。川普政府頻繁祭出高額關稅,尤其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引發了貿易摩擦和國際貿易緊張局勢。根據國際經貿服務網的分析,川普的貿易政策為美國帶來了重大的轉變,也對全球貿易秩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作風,不僅影響了全球經濟,也激起了各國的不滿。近期,歐美多地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川普遊行,抗議其激進的關稅政策,呼籲「把手拿開」。

面對川普的貿易政策,中國媒體並未保持沉默。近期,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推出了一段由AI生成的歌曲和短片,以諷刺川普的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影片配以美國民眾反川普、反馬斯克抗議的畫面,歌詞暗示美國的債務危機是人為造成的。據《世界日報》和《觀察者網》報導,CGTN在影片介紹中明確指出,歌曲是由AI生成的,但強調「(美國的)債務危機?100%人為的」。美媒認為,這是中國罕見地使用如此「辛辣」的方式對美國進行回擊。這種利用AI技術進行輿論戰的做法,展現了中國在資訊傳播領域的新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AI技術在資訊傳播中的應用,也引發了關於真實性和倫理的討論。在社群媒體上,關於「川馬」AI影片的風波沸沸揚揚,甚至川普本人也在Truth Social上分享了AI製作的影片。這種現象表明,AI技術不僅可以被用於傳播訊息,也可以被用於製造和散布虛假資訊,對社會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此外,像拜登、川普等政治人物也利用社群媒體,讓國內民眾對一些議題產生不同的看法,例如「戴口罩」的爭議,就反映了社群媒體在塑造公眾意見方面的力量。因此,在享受AI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需要警惕其潛在的風險,並加強對虛假資訊的辨別和防範。

總而言之,中國媒體利用AI技術諷刺川普及其政策,是中美貿易摩擦和資訊戰背景下的產物。這種做法不僅反映了中國對美國貿易政策的不滿,也展現了中國在資訊傳播領域的新策略。然而,AI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真實性和倫理的挑戰,需要我們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保持警惕,並加強對虛假資訊的防範。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資訊戰和輿論戰的形式將更加多樣化,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資訊素養,才能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