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場國際會展今年齊聚本港」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會展中心。今年,香港旅發局積極爭取,已成功促成及競投56個大型國際會展活動在本港舉辦,預計吸引超過26萬人次參與,其中內地及海外訪客佔17萬人。這不僅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也彰顯了香港在國際會展領域的持續影響力。
會展活動的多元化與經濟效益
旅發局的努力成果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金融科技、創科、醫療科學、航空等。其中,16個活動更是首次選擇香港作為舉辦地點,顯示了香港的吸引力日益增強。這些大型國際會展活動的舉辦,對於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效益。會展旅遊的人均消費通常較高,訪港過夜會展旅客的人均消費逾8000元,比整體旅客高出約兩至三倍。大量的參與者,無論是參展商還是訪客,都會在住宿、餐飲、交通、購物等方面產生消費,直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此外,會展活動還能創造就業機會,提升香港的服務水平。
借鑒日本經驗,打造Web3樞紐
除了傳統的會展活動,香港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例如Web3領域。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加密資產納入《國際收支手冊》,並將比特幣視為「非金融資產」。這表明加密資產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正在逐步確立。香港正努力發展成為Web3樞紐,而日本的經驗值得借鑒。東京已經成為比特幣權威進駐的重要地點,這為香港發展Web3產業提供了參考。透過吸引相關企業和人才,香港有望在Web3領域取得領先地位,進一步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恒生滙豐內部職銜變更與金融業的發展
近期,恒生滙豐香港一姐的內部職銜改為MD,這反映了金融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管理策略。金融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恒生滙豐作為領先的金融機構,其人事變動往往受到廣泛關注。此次職銜變更,可能與銀行整體戰略調整、人才培養計劃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等因素有關。金融業的持續發展,對於香港的經濟繁榮至關重要,而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是金融業發展的關鍵。
總而言之,香港今年成功爭取到56個大型國際會展活動的舉辦,不僅為經濟帶來直接的效益,也提升了香港的國際形象。同時,香港也在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例如Web3領域,並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金融業的發展和人才管理策略的調整,也為香港的經濟增添了新的動力。展望未來,香港應繼續加強與國際的合作,積極爭取更多高品質的會展活動落戶香港,並在Web3等新興領域取得突破,鞏固其作為國際都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