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選:反對黨收回承諾,不禁公務員WFH,不削聯邦職位
澳洲即將於5月3日舉行大選,選情備受關注。在選戰如火如荼展開的過程中,反對黨領袖彼得·達頓(Peter Dutton)及其領導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在政策立場上經歷了顯著的調整。最初,達頓曾表示若勝選,將限制聯邦公務員在家工作(WFH),並大幅削減聯邦職位,但隨後在輿論壓力下,他對這些承諾進行了修正,甚至收回部分承諾。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澳洲政壇的複雜性,也突顯了選民對於工作模式和公共服務的期望。
達頓最初的政策主張,主要針對的是提高公務員的工作效率和降低政府開支。他曾透過發言人表示,若成功當選,將希望澳洲公務員每週返回辦公室五天,僅允許少數人例外。此舉背後,反映了對居家辦公模式的質疑,認為長期在家工作可能降低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此外,達頓還計劃裁減約四萬名公務員,旨在精簡政府機構,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並將資源投入到更具生產力的領域。他將自己定位為下一個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承諾削減電價、減少移民,並大幅裁退公務員,試圖吸引選民的支持。
然而,達頓的強硬立場很快引發了爭議。許多人批評他的政策過於保守,未能充分考慮到現代工作模式的發展趨勢和公務員的實際需求。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已經成為許多澳洲家庭的常態,強制要求公務員返回辦公室,可能會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平衡造成負面影響。此外,大規模裁員也引發了對公共服務品質和就業市場的擔憂。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達頓不得不調整其政策立場。他公開道歉,並指責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歪曲」了他的立場,試圖挽回聲勢。
最終,達頓放棄了全面禁止公務員居家辦公的禁令,並淡化了大規模裁員的計劃。這一轉變表明,澳洲反對黨正在努力調整其政策,以更符合選民的期望和社會的實際情況。儘管如此,達頓的政策調整仍然引發了討論,一些人認為他缺乏堅定的立場,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務實的政治策略。無論如何,澳洲大選的結果將對該國的公共服務體系和勞動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此次大選不僅僅是政黨之間的競爭,更是對於未來工作模式和公共服務方向的選擇。選民們將在5月3日做出決定,決定澳洲的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