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iPhone轉往印度生產

蘋果公司正積極調整其全球供應鏈,將部分iPhone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印度,以應對日益升高的關稅壁壘。這一舉動不僅反映了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也凸顯了蘋果在降低成本和分散風險方面的戰略考量。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戰持續升溫,對全球科技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華爾街日報》(WSJ)的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加速將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以規避中國產品關稅上調帶來的成本壓力。目前,印度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面臨26%的對等關稅,而中國則面臨高達54%的關稅,這兩者之間28個百分點的巨大差距,為蘋果加速向印度轉移製造業務提供了強勁的經濟動力。儘管如此,蘋果目前並未計畫提高印度和其他市場的產品零售價格,而是透過快速調度庫存,將產品從印度和中國大陸的製造中心緊急運往美國,以減輕關稅影響。

蘋果對中國的依賴度長期以來備受關注。在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發動的貿易戰,促使蘋果開始將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國家,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然而,這一計畫並未完全實現,如今庫克再次面臨新的挑戰,需要制定更完善的供應鏈策略。印度作為潛在的替代生產基地,具有顯著的優勢。不僅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印度政府也積極推動「印度製造」倡議,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投入。印度經濟時報指出,蘋果可能是對等關稅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之一,因為其大部分iPhone目前仍是在中國製造,而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面臨高額關稅。

然而,轉移生產線並非易事。儘管印度在製造業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其基礎設施、供應鏈成熟度以及技術水平與中國相比仍存在差距。蘋果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才能在印度建立完善的iPhone生產體系。此外,印度對來自美國的商品也實施了關稅,這也增加了蘋果在印度的生產成本。儘管存在這些挑戰,蘋果仍將印度視為重要的戰略夥伴,並持續加大在印度的投資力度。蘋果加速將製造業務向印度轉移,不僅可以降低關稅成本,還可以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這也反映了全球科技產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和多元化的供應鏈策略,才能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