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日中午12時實施「對等關稅」,向86國徵收至少20億美元。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於4月9日午夜(美國東部時間)開始,對來自86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徵收新的「對等關稅」,稅率從11%到50%不等,預計每日將收取至少2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此舉不僅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也引發了對全球經濟增長潛在影響的擔憂。特朗普政府此項政策的推出,是其長期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延續,旨在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並保護美國國內產業。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的一部分。早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就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中國隨後也採取了反制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這場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廣泛影響,導致供應鏈中斷、商品價格上漲和投資者信心下降。此次「對等關稅」的實施,可以視為特朗普試圖在貿易談判中獲得更多讓步的策略,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全球貿易體系的不滿。根據香港01的報導,特朗普政府此舉旨在對其他國家實施「對等關稅」,以回應這些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
除了對86國徵收「對等關稅」外,特朗普政府還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採取了更嚴厲的貿易措施。例如,針對歐盟,特朗普曾威脅對所有歐盟進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儘管歐盟曾提出取消美歐之間工業品雙邊關稅的建議,但特朗普拒絕了這一提議。對中國的關稅更是持續加碼,從最初的10%到目前的54%,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強硬立場。此外,針對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特朗普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加徵10%的「基準關稅」,這將進一步增加全球貿易成本。BBC的報導指出,特朗普此舉意在重塑美國的貿易關係,並將製造業帶回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面臨著來自美國國內的挑戰。美國商會等商業團體可能就「對等關稅」問題控告特朗普政府,認為其關稅政策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並損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Yahoo財經的報導顯示,美國商會正在考慮採取法律行動,以阻止特朗普政府實施關稅政策。此外,一些美國企業也擔心關稅將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影響其競爭力。儘管如此,特朗普政府仍然堅持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並表示將繼續採取措施,以保護美國的經濟利益。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是其貿易保護主義策略的體現,旨在減少貿易逆差、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和重塑全球貿易關係。然而,此舉也加劇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並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以及特朗普政府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稅措施,都表明全球貿易環境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和不確定。未來,全球貿易的走向將取決於各國政府的政策選擇和國際合作的程度。